


sus303
SUS303是奥氏体型易切削不锈耐磨耐烧钢,为改善该钢的性能,可在钢中加入不多于0.60﹪的钼,可耐烧蚀,产品良好的切削性及耐烧、耐蚀性。303不锈钢机械性能退火去应力后,抗拉强度515MPa,屈服强度205MPa,延伸率40%。不锈钢303的标准硬度HRB 90-100, HRC 20-25。(注:HRB100 = HRC20)
有耐烧性要求的场合;最适用于加工螺栓、螺母。
2化学成份
SUS303
SUS303
碳 C :≤0.15硅Si:≤1.00
锰 Mn:≤2.00
硫 S :>=0.15
磷 P :≤0.20
铬 Cr:17.00~19.00
镍Ni:8.00~10.00
钼 Mo:可加入≤0.60
3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 σb (MPa):≥520
条件屈服强度 σ0.2 (MPa):≥205
伸长率 δ5 (%):≥40
断面收缩率 ψ (%):≥50
4硬度编辑
≤187HB;≤90HRB;≤200HV
5热处理编辑
固溶1010~1150℃快冷。
6金相组织
组织特征为奥氏体型。
一般以热处理状态交货,其热处理种类在合同中注明;未注明者,按不热处理状态交货
8特性区别
sus303与sus304的特性区别:
同为低碳钢,其主要区别是碳含量不一样:
sus303 的碳含量约为: <=0.15%
sus304 的碳含量约为: <=0.08%
实际上sus304 硫含量也比sus303小很多:
sus303: P<=0.20% S>=0.15%
sus304:P ≤0.045 S ≤0.030
也可以通过淬火满足某些特种钢材的的铁磁性、耐蚀性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淬火能使钢强化的根本原因是相变,即奥氏体组织通过相变而成为马氏体组织。钢淬火工艺最早的应用见于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出土的战国时代的钢制。淬火工艺最早的史料记载见于《汉书.王褒传》中的“清水焠其峰”。“淬火”在专业文献上,人们写的是“淬火”,而读起来又称“蘸火”。“蘸火”已成为专业口头交流的习用词,但文献中又看不到它的存在。也就是说,淬火是标准词,人们不读它,“蘸火”是常用词,人们却不写它,这是我国文字中不多见的现象。因而,烧结温度越高,均匀化程度越高。在接连冷却条件下,碳在过冷奥氏体中分散的成果,引起铁素体前沿奥氏体的碳浓度下降,渗碳体前沿奥氏体的碳浓度升高,这就破坏了该温度下奥氏体中碳浓度的平衡,必定分出铁素体和渗碳体,保持碳浓度的平衡12.关于均匀化程度高的试样,珠光体能够在更多的相界面上分出,生成更多的珠光体(如(所示);关于均匀化程度低的试样,因为碳浓度的不均匀,珠光体只能在碳浓度低的晶界上分出,来满意碳浓度的平衡(如(所示),珠光体含量较少,烧结温度升高,珠光体含量增多,铁素体的含量相对削减。不锈钢是一种新型具有环保性的多功能材料,所谓不锈钢就是在生产不锈钢的冶炼过程中加入适量的,具有作用的金属元素(如铜金属元素,银金属元素),生产出的不锈钢再经过性表面热处理后,即产生良好的性能,其生产工艺为:原料配料+素冶炼浇铸轧制热处理完成不锈钢与普通不锈钢相比,除具有稳定的机械加工性能外,其耐腐蚀性能也很强,并且可耐擦洗,耐酸碱,不老化。不锈钢与同类不锈钢相比,物理性能基本相同,但在力学性能方面稍有变化,因为在不锈钢中加入适量的铜金属元素,所以对热加工有不利影响,但很适宜进行冷加工处理。工业用离心分离机的分离因数一般为1~2,超速管式分离机的分离因数可高达62,分析用超速分离机的分离因数达61。决定离心分离机处理能力的另一因素是转鼓的工作面积,工作面积大处理能力也大。选择离心机须根据悬浮液(或乳浊液)中固体颗粒的大小和浓度、固体与液体(或两种液体)的密度差、液体粘度、滤渣(或沉渣)的特性,以及分离的要求等进行综合分析,满足对滤渣(沉渣)含湿量和滤液(分离液)澄清度的要求,初步选择采用哪一类离心分离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