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合金棒材是一种在高温环境下具有优能的金属材料。
-
常见种类及成分
-
GH2132 合金棒材:主要成分包括镍(Ni)、铬(Cr)、钼(Mo)、钨(W)和钴(Co)等,典型化学成分为 Ni≥48%、Cr≥15%、Mo≥5%、W≥3%、Co≤4%。
-
GH3128 合金棒材:含有碳、镍、钼、铬等元素,碳元素含量影响合金强度和韧性,通过优化成分比例可在不同工况下展现优能。
-
哈氏合金 C22 棒材:主要化学成分有镍(Ni)55 - 60%、铬(Cr)19 - 22%、钼(Mo)4.5 - 5.5%、钨(W)3.0 - 4.0%、碳(C)≤0.15%、锰(Mn)≤1.0%、硅(Si)≤0.5%。
-
GH4169 合金棒材:化学成分分为标准成分、优质成分、高纯成分等,优质成分在标准成分基础上降碳增铌,高纯成分进一步降低硫和有害杂质含量,核能应用的需控制硼含量。
-

-
性能特点
-
高温强度:在高温环境下仍能保持较高的强度,如 GH2132 合金棒材使用温度可达 950℃,其抗拉强度在高温环境下仍可保持在 500MPa 以上;GH3128 合金在高温环境下力学性能稳定,高温抗拉强度可达 800MPa 以上。
-
抗氧化性: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能在高温氧化环境中形成稳定的氧化膜,保护材料内部不受氧化侵蚀,延长使用寿命。
-
耐腐蚀性:对多种腐蚀介质具有优异的耐受性,如哈氏合金 C22 棒材具有出色的耐腐蚀性,可应用于航天、石油化工等领域的恶劣环境。
-
良好的加工性能:可通过热轧、冷拔、锻造等多种工艺制成不同形状和尺寸的棒材,且在加工过程中不易出现裂纹等缺陷,如 GH4169 合金具有满意的焊接性能,可用氩弧焊、电子束焊等方法进行焊接。
-

-
制造工艺
-
冶炼:采用真空感应炉熔炼、电渣重熔等先进冶炼方法,确保合金成分的准确性和纯净度,减少杂质元素的含量。
-
热轧与冷拔:先进行热轧使合金形成坯料或盘条,再经过多道次冷拔,控制棒材的直径和尺寸精度,同时提高强度和表面光洁度。在冷拔过程中,需合理控制减面率和润滑条件,防止棒材表面划伤和断裂。
-
热处理:根据不同合金的特性,进行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等。固溶处理可使合金中的第二相充分溶解,获得过饱和固溶体组织;时效处理则促使溶质原子重新析出,形成强化相,进一步提高合金的硬度、强度和耐热性能。例如 GH2132 合金的固溶处理温度范围通常在 1150℃至 1200℃之间,保温时间为 1 至 2 小时,时效处理一般分为两个阶段,阶段在 650℃至 700℃之间保温 8 至 12 小时,第二阶段在 550℃至 600℃之间保温 24 至 48 小时。
-

-
应用领域
-
航天:用于制造发动机的涡轮盘、压气机盘、转子叶片、轴、紧固件等高温承力部件,以及飞机的其他关键部位,保障飞行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
能源领域:在石油、化工、电力等行业,可用于制造高温高压设备中的零部件,如石油化工装置中的反应器、换热器、管道等的连接件,以及火力发电厂的锅炉、汽轮机等设备的紧固件。
-
汽车制造:随着汽车性能的不断提高,对一些关键部位的零件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温合金棒材可用于制造汽车发动机、排气系统等高温部位的零件,提高汽车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
核工业:用于制造核反应堆中的结构件、燃料元件包壳等,在高温、高压、强辐射的环境下保持良好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