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尔鸿信检测实验室专注金属材料检测,覆盖成分、力学、物理性能及微观形貌分析。设备精良,如谱仪、维氏硬度计、场发射扫描电镜系统,符合 JIS、ASTM 等多标准。获 CNAS 认可,可解决断裂、黑线等实际问题,提供规格建议与技术开发支持,团队专业,检测高效精准,支撑产品品质提升。
金属晶粒大小是金属材料中单个晶体(晶粒)的尺寸度量,直接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如强度、韧性)和物理性能。晶粒过大会降低材料韧性,过小则可能引发冷脆性转变。
晶粒大小是金属材料微观组织的核心参数之一,直接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高温性能及物理性能。
晶粒度的定义与等级
晶粒度等级
标准晶粒度分为12级,1-4级为粗晶粒,5-8级为细晶粒,9-12级为超细晶粒。
实际晶粒度
指材料在具体加工或热处理后实际形成的晶粒大小,直接影响材料性能。
本质晶粒度
反映材料奥氏体晶粒长大倾向,分为本质粗晶粒钢和本质细晶粒钢。
晶粒大小检测方法
1. 金相法
比较法:通过显微镜直接对比标准评级图(如GB/T 6394),适用于等轴晶粒的快速检测。
面积法:统计单位面积内晶粒数,计算晶粒度级别数,
截点法:统计测试线与晶界的交点数(截点数),计算单位长度截点数,精度高且为仲裁方法。
2. 奥氏体晶粒度检测(针对钢材)
渗碳法:适用于渗碳钢,通过渗碳层析出渗碳体网显示晶界。
氧化法:适用于中高碳钢,通过氧化沿晶界分布显示晶粒形貌。
直接淬火法:通过马氏体组织显示奥氏体晶界,适用于淬火硬化钢。
3. 现代技术
X射线衍射(XRD):通过衍射峰宽化计算纳米级晶粒尺寸。
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结合扫描电镜,精确分析晶粒取向和尺寸分布
晶粒大小检测标准
ASTM
E112(平均晶粒度)、ISO 643(钢的晶粒度测定)。
GB/T
6394(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YB/T 5148(金属晶粒度测定)。
注意事项:
取样需去除冷加工变形层,避免影响结果。
晶粒不均匀时需标注不同级别占比(如6级70%+4级30%)。
应用建议
快速检测:优先选用比较法或截点法。
高精度需求:结合XRD或EBSD技术。
非等轴晶粒:需在纵向、横向、法向三面测量并取均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