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奈德的石墨坩埚是指由石墨,粘土,二氧化硅和蜡石制成的一种坩埚。石墨坩埚主要用于熔炼铜、黄铜、金、银、锌、铅等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石墨坩埚以天然鳞片石墨为主要原料,以塑料耐火粘土或碳为粘结剂制成。具有耐高温、导热性强、耐腐蚀性好、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在高温使用过程中,热膨胀系数小,对快速冷却和快速加热具有一定的应变抵抗力。它对酸性和碱性溶液具有很强的耐腐蚀性,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在冶炼过程中不参与任何化学反应。石墨坩埚内壁光滑,熔融金属液不易泄漏和附着在坩埚内壁上,使金属液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铸造性,适用于各种模具的铸造成型。由于石墨坩埚的上述优良特性,它被广泛用于合金工具钢和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的冶炼。原料配比 鸿奈德石墨坩埚的主要原料是石墨、碳化硅、硅石、耐火粘土、沥青和焦油。石墨是坩埚生产的主要原料,占配料的45-55% %,其中优选结晶片状和针状 (块状) 石墨。我国在石墨坩埚的生产中一般采用片状中碳石墨,含碳量在85 ~ 93%。根据坩埚的性能、用途、型号和规格选择石墨粒度。通常,容积在100 # 以上的大型坩埚使用32目以上的大鳞片石墨; 容积在60 # ~ 80 # 的中型坩埚使用80目鳞片石墨; 容积在50 # 以下的小坩埚使用100目鳞片石墨;手工成型用异形坩埚-100网状细鳞片石墨。耐火粘土主要作为塑料成型的无机粘合剂。它要求粘土成分纯,可塑性强,物理化学性质稳定。它还具有高耐火度和良好的热效应。由于坩埚熔炼的材料和使用条件不同,生产配料中各种原料的比例也不同。应根据坩埚的性能、用途和使用条件合理确定生产工艺 鸿奈德石墨坩埚的制造工艺可分为三种: 手工成型,旋转成型和压缩成型。坩埚的质量与工艺成型方法密切相关。成型方法决定了坩埚坯料的结构、密度、孔隙率和机械强度。手工成型用于不能通过旋转成型和压缩成型成型的特殊用途的特殊形状的坩埚。一些异形坩埚可以通过旋转成型和手工成型的组合来成型。旋转成型是用旋转罐机驱动模具操作,用内刀挤出粘土,完成坩埚成型。压缩成型是利用油压,水压或气压等压力设备作为动能,钢模作为模具来成型坩埚。与滚塑成型相比,具有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成品率高、效率高、劳动强度低、成型水分少、坩埚收缩率和孔隙率低、产品质量和密度高等优点。维护和保存 鸿奈德石墨坩埚应保持防潮。石墨坩埚怕受潮,对质量影响很大。如果使用潮湿的坩埚,它会破裂,爆裂,从侧面和底部脱落,造成熔融金属的损失,甚至工业事故。因此,鸿奈德石墨坩埚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必须保持防潮。存放石墨坩埚的仓库应干燥通风,温度应保持在5 ℃ 至25 ℃ 之间,相对湿度应在50-60%。坩埚不得存放在砖土或水泥地板上,以免受潮。散装石墨坩埚应放在木架上,好离地面25至30厘米。对于用木箱,柳条篮或草袋包装的完整物品,枕木应放置在堆栈下方,距离地面不少于20厘米。枕木上应放置一层防水油布,以防止潮湿。堆叠一段时间后,必须翻转堆叠,下层翻转在上层。好将上层和下层彼此相对。翻身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应太长。一般应每两个月翻一次。如果地面不太潮湿,可以每三个月翻动一次。简而言之,经常翻转堆叠将达到佳的防潮效果。
鸿奈德石墨的一个主要用途是生产耐火材料,包括耐火砖、坩埚、连续铸造粉、铸模芯、铸模、洗涤剂和耐高温材料。近年来,耐火材料工业中两个重要的变化是镁碳砖在炼钢炉 内衬中被广泛应用,以及铝碳砖在连续铸造中的应用。那么浙江鸿奈德石墨加工的石墨制品些功效及优势? 1、石墨制品具有很好的吸附性。 炭的空隙结构使炭具有很好的吸附性,故炭常被用作吸附材料,用于吸附水分、气味、有毒物质等。我们做过实验,前几天烤肉用过的石墨烤盘看上去非常干净,但放到电磁炉上加热,会看到上次烤肉时吸附的油脂和有害物质会慢慢渗出,不过不用担心,用干净的餐纸擦拭干净即可使用了。 2、鸿奈德石墨制品具有很好的导热性,传热快,受热均匀,节约燃料。 用石墨制成的烤盘,锅等加热快,而且烧制的食物受热均匀,从里往外熟,加热时间短,不仅味道纯正,而且能锁住食物本来的养分。我们做过实验,用石墨烤盘烤肉时,刚开始电磁炉打到大火,仅20-30秒就能预热,开始烤制食物时只要打在小火上即可,有利用节约能源。 3、鸿奈德石墨制品具有化学稳定性和抗侵蚀能力。 石墨在常温下具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不受任何强酸,强碱及有机溶剂的侵蚀。因此,石墨制品即使长期使用损耗也很少,只要擦拭干净还如新的一样。 4、鸿奈德石墨制品具有强大的防氧化作用及还原作用。 制品尤其是石墨床垫加热后可以产生负氧离子,使周围的物品活性化,维持人体健康,有效预防衰老,使皮肤充满光泽和弹性。 5、鸿奈德石墨制品环保健康,无放射性污染,耐高温。 碳要在2000-3300度高温的环境下经过至少十几个昼夜的石墨化过程才能成为石墨,因此,石墨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早已释放殆尽,至少在2000度以内是稳定的。
您对此产品的咨询信息已成功发送给相应的供应商,请注意接听供应商电话。
对不起,您对此产品的咨询信息发送失败,请稍后重新发起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