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供应商质量认证专项要求
1. 准入审核:提供IATF 16949/ISO 9001证书、生产资质及设备校准记录,通过现场审核。
2. 产品批准:按PPAP提交完整资料,经客户批准后方可批量供货。
3. 过程管控:实施SPC关键特性监控、MSA测量系统验证,关键工序人员持证上岗。
4. 交付与追溯:执行批次管理,确保产品全流程可追溯,交付合格率达标(如≥99.5%)。
5. 质量反馈与改进:48小时内响应客户投诉,72小时内提交整改报告。
6. 持续绩效评估:接受客户定期评分,每年提交质量报告与自我评估表。
二、常见审核不合格项避坑指南
(一)高频不合格项分类及整改方案
1. 体系范围与文件问题
- 不合格项:支持场所未纳入体系范围,文件与现场执行脱节。
- 避坑措施:明确界定体系覆盖范围,文件编写结合实际工艺,建立每月优化更新机制。
2. 领导作用与目标管理
- 不合格项:管理层职责未书面化,质量目标模糊未分解。
- 避坑措施:制定职责声明文件,设定可量化目标并落实到部门/岗位。
3. 资源与培训
- 不合格项:内审员能力不足,员工技能不达标。
- 避坑措施:组织AIAG认可的内审员培训,开展全员标准意识测试。
4. 过程控制与测量系统
- 不合格项:MSA分析不充分,设备校准未溯源。
- 避坑措施:对关键特性开展GR&R研究,确保测量设备溯源至标准。
5. 供应商管理
- 不合格项:从非批准供应商采购,未定期评估供应商。
- 避坑措施:严格执行供应商准入制度,建立定期评估机制。
6. 纠正措施与改进
- 不合格项:纠正措施未执行,缺乏预防机制。
- 避坑措施:明确整改职责,运用FMEA等工具建立预防体系
(二)审核关键注意事项
1. 避免资料造假,一经发现直接拉黑处理。
2. 应急计划需定期测试,留存演练记录。
3. 现场实施5S管理,明确物料分区与标识。
4. 关键岗位人员需掌握SPC、MSA等核心工具。
5. 建立数字化追溯系统,确保产品全程可追溯。
认证对象 | 适用于各行业 | |
获证周期 | 15天左右(可加急) |
查询 | 证书在: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查询 |
认证费用 | 具体根据企业情况,详情咨询: 1898492185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