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工艺学》为高等学校专业教材。以玻璃工艺学为基础,结合十几年来玻璃工业的发展,加强基础理论和新工艺部分.共分为三篇:第一篇为玻璃的物理化学,组成、结构、性质三者的联系;第二篇为玻璃工艺学的基础,叙述有关工艺原理与工艺因素的影响;第三篇为叙述工艺流程与生产技术。目录:绪论第一篇 玻璃的物理化学第一章 玻璃结构第一节 物质的玻璃态与玻璃的结构学说第二节 硅酸盐玻璃结构第三节 硼硅酸盐玻璃结构第四节 磷酸盐玻璃结构第五节 各种氧化物在玻璃中的作用第六节 玻璃的热历史第二章 玻璃生成规律第一节 玻璃的形成方法第二节 玻璃的形成条件第三节 氧化物玻璃的生成第三章 熔体和玻璃体的相变第一节 熔体和玻璃体的结晶第二节 熔体和玻璃体的分相第三节 玻璃的析晶第四章 玻璃的物理化学性质第一节 玻璃的粘度第二节 玻璃的表面张力第三节 玻璃的密度第四节 玻璃的力学性质第五节 玻璃的热学性质第六节 玻璃的化学稳定性第七节 玻璃的电学性质第八节 玻璃的光学性质第五章 玻璃的着色与脱色第一节 玻璃对光的吸收和呈色第二节 离子着色第三节 金属胶体着色第四节 硫、硒及其化合物的着色第五节 颜色的表示方法第六节 玻璃的脱色第二篇 玻璃生产工艺原理第六章 玻璃的成分与原料第一节 玻璃成分概述第二节 玻璃成分设计原则第三节 玻璃成分的局部调整第四节 玻璃的原料第五节 碎玻璃第六节 稀土元素氧化物的应用第七节 工业副产品、矿渣和尾砂的应用第七章 玻璃原料的加工处理与配合料的制备第一节 玻璃原料的选用原则第二节 原料的运输和储存第三节 原料的加工处理第四节 配合料的计算第五节 配合料的制备第六节 配合料的质量检验第七节 配合料的粒化第八节 原料车间的除尘第八章 玻璃的熔制第一节 玻璃的熔制过程第二节 硅酸盐形成和玻璃形成第三节 玻璃液的澄清和均化第四节 玻璃液的冷却第五节 影响玻璃熔制过程的工艺因素第六节 玻璃熔炉的类型及其选择第七节 玻璃熔制的温度制度第八节 玻璃熔制工艺的改进第九节 玻璃池炉用耐火材料的类型与选用第十节 耐火材料在池炉运行中的蚀变第九章 玻璃体的缺陷第一节 气泡第二节 条纹和节瘤第三节 结石第十章 玻璃的成形第一节 玻璃的成形性质第二节 玻璃的成形制度第三节 玻璃的成形方法第四节 玻璃的成形模具第十一章 玻璃的退火和淬火第一节 玻璃中的应力第二节 玻璃制品的退火第三节 玻璃制品的淬火第十二章 玻璃制品的加工第一节 玻璃制品的冷加工第二节 玻璃制品的热加工第三节 玻璃的表面处理第四节 玻璃的化学增强第五节 玻璃的封接第三篇 玻璃制品的生产第十三章 玻璃瓶罐的生产第一节 瓶罐玻璃的化学组成第二节 玻璃瓶罐的生产工艺流程第三节 玻璃瓶罐常见的生产缺陷及消除方法第四节 玻璃瓶罐的技术检验第五节 玻璃瓶罐的轻量化第十四章 玻璃器皿的生产第一节 器皿玻璃的化学组成及原料第二节 器皿玻璃的熔制第三节 玻璃器皿的成形第四节 玻璃器皿的加工与装饰第十五章 其他玻璃制品的生产第一节 保温瓶玻璃的生产第二节 仪器玻璃与医用玻璃第三节 光学玻璃的生产第四节 石英玻璃的生产第五节 微晶玻璃第六节 玻璃玛赛克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