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柱的作用
首先了解一下音柱的作用,在没有音柱的情况下提琴也会发出微弱的声音(只是在说明问题,请不要这样去尝试),那是因为琴弦的振动通过琴码的传导激起了面板的振动,但没能够使琴腔和背板的共鸣。
音柱主要的作用就是连接面板和背板,起到支撑和传导的双重作用。由于音柱的存在,以音柱的位置为支撑点。使提琴面板在作以音粱为基本振动发生处的全振动的同时,又把面板划分为三个分区振动,即:上部、下右部和下左部。三个分区的大小面积和形状都不同,因而使得不同频率的声音都能得到充分的振动。更重要的作用是传导,因为它的作用使面板与背板达到某种程度的同步振动。只有满足了提琴的这些要求,才可以使我们的提琴发出优美洪亮的声音来。
材质
音柱的材料是与面板相同的云杉来制作的,但材质要求略有不同,以1毫米1条的间隔整齐地排列,木纹的密度也可因琴而异。棒的侧面木纹也应是条条笔直整齐排列,这对音响效果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
位置及安装
音柱位于高音侧,码脚向内1-1.5毫米;琴码后面2-3毫米的地方。是与低音粱完全对称的位置。
无论是新琴还是老琴,在装音柱时必须要卸下马和弦,在自由状态下安装,因为音柱的松紧度会影响到琴的音色。音柱太紧会使声音刺耳,当然太松则音柱不稳定。第一次装音柱的新琴则不宜太紧。移音柱时不能敲,不能在弦张紧时移动音柱。
由于音柱对琴的音色的作用很大,所以装置的要求很高。安装是通过尾钮孔和F孔可观察到音柱端面与音板贴合、垂直情况。音柱的位置正确,上下端面和面、背板完全服帖,松紧适度。能真正做到这三点要求的,琴的音色往往也是最佳的。
安装音柱的过程中,人们总是想知道音柱究竟离码有多远。有个简单而又实用的方法(H.A.strobel,1997)测量码的具体位置和距离。取一张长方形的硬卡片纸,沿长的方向在纸中间用剪刀剪一条笔直的长缝。测量音柱在码之后的距离时,把豁缝上侧的纸片插入音孔内,并使它的下沿碰到音柱。
这时处在面板之上豁缝下侧的纸片,它的上沿离码的距离,就是音柱离开码的距离,可用直尺量出具体尺寸。测量音柱外缘离码脚外缘的距离时,把下侧的纸片插入音孔内,使它的顶端抵住音柱。让上侧纸片的下沿碰到码脚的正面,纸
片尖角离码脚外缘的距离,就是音柱外缘离码脚外缘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