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浮分离是将空气与水在一定的压力和条件下,使气体极大限度地溶水中,力求处于饱和状态,然后把所形成的压力溶气水通过减压释放,产生大量的微细气泡,与水中的悬浮絮体充分接触,使水中悬浮絮体粘附在微气泡上,随气泡一起浮到水面,形成浮渣并刮去浮渣,从而净化水质。
GQF型超效浅池气浮装置,是一个先进的快速气浮系统,在传统气浮理论的基础上,又成功地运用了“浅池理论”和“零速”原理,通过精心设计,集凝聚、气浮、撇渣、沉淀、刮泥为一体,是一种水质净化处理的高效设备。
传统气浮装置,其进水、出水均为固定式,分离过程为动态。其最大缺点是,固液分离过程是在水流相对不稳定状态下进行的。且相互干扰,给浮渣的上升分离造成了较为不利的影响。为了达到良好的分离效果,必须给浮渣的上升留有充分的时间,水力停留时间一般为20~50min,有的甚至达1小时之多,导致了池子体积增大。
GQF型超效浅池气浮装置针对传统气浮池的不足之处,把原水进口、净化水出口设计为移动式,分离过程为静态,以缩短源水中气泡上浮时间,池子中水的流态基本上相对静止。原水中的悬浮物从池底浮到表面的速度快(可达40~100mm/min),水深只需500~750mm,其停留时间只需3~5分钟,因而大大提高了设备的表面处理负荷,且由于池内的水体水平方向的“零速”,给固液分离创造了良好的水力状态,从而达到了良好的净化目的。
4.3主要技术特点:
a 有效水深浅500~750mm。
b”零速度布水”使水的停留时间仅3分钟(传统气浮停留时间15~30分钟)。
c净化量大,即表面负荷高。
d占地面积小(为普通装置的1/10),单位负荷轻,全部预制构件组装,不需要操作室,设备可以架空安装,也可多层组合。
e安装维修费用低,易于清扫。
f净化效率高,悬浮物去除率达95%以上。
g 该装置采用GFA型溶气系统申请国家专利(专利号86209262),它结构巧妙,溶气效率达85%,体积仅为一般溶气系统的五分之一,产气泡直径小,约为10~30um。
h污水处理效果好,一般可于1.5~2年内回收投资。
4.4主要操作特点:
a进水口和污泥的排出机构都在设备中间旋转区域内。
b浮起的污泥由旋转撇渣勺回收或排除。
c池底用池边还有刮板能刮去池底和池边的沉淀物,以保持设备经常清洁。
d可变速齿轮电动机用于驱动旋转的部件和旋转撇渣勺。
4.5流程
原水经絮凝混合后由池底中心管流入,经过池内布水机构和释放系统后,在池内经过一定时间的浮沉分离后,水表面的浮渣用撇渣器收集起来,然后排入中央污泥槽,排至相匹配的污泥处理装置;沉于池底的污泥由刮泥板刮集至排泥槽排出,清水由中央集水机构收集经溢流板排出。
原水絮凝指在原水中加入絮凝药剂(一般为PAC或PAM,加药量具体的数据应根据水质情况通过试验的方法来确定以达到最佳效果并达到经济的运行),经一段时间的有效的絮凝反应而形成絮凝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