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1. 双连变量泵是由二个单连变量叶片泵边接一体;以达到节 省空间。 2. 高效率变量泵是同特殊压力控制机构和强制平衡机构,具 有自动调整流量及补偿功能,以达到节省能源。 3. 采用特殊机构达到运转平顺且具有低震动及低噪音的特性, 非常适合机床、鞋机及低噪音要求高的机械设备。 4. 温升小,若搭配本公司风冷式冷却器(AL608系列),更能达 到温升控制效果。 5. 若搭配本公司直接式电机(SMVP系列)更能显现装配上简易 及同心度的控制; 若选择直接式电机连接, 建议选择本公司 的花键轴心,以达到该泵最高特性。 型号说明: VP | L2 | F | A2 | 系列編號 | 吐出量分類 (L/min) | 裝配型式 F:法蘭型 L:腳座型 | 壓力調整範圍 Al:8-35kgf/cm2 A2:30-70 kgf/cm2 |
型号选择: 型式 | 最高使用压力 kg/cm | 吐出量 l/min | 配管尺寸 | 旋转速度 r/min | 重量 (kg) | 出口 | 入口 | 回油 | 最低 | 最高 | 底座型 | 法兰型 | VP-20-20 | 70 | 20 | 3/8” | 1/2 | 1/4 | 800 | 1800 | 10.5 | 9.5 | VP-30-30 | 70 | 30 | 1/2 | 3/4 | 1/4 | 800 | 1800 | 19 | 16 | VP-40-40 | 70 | 40 | 1/2 | 3/4 | 1/4 | 800 | 1800 | 19 | 16 |
|
|
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一)内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
作用力Fx 配油盘中线相对于定子中线顺转向偏转了θ角。排油p对定子的作用力F便在定子中线方向产生分力Fx。当Fx小于补偿器弹簧预紧力时:
1)定子与转子的偏心距保持最大值
2)泵的Q随排出p增加而稍有降低,如特性曲线中AB段所示当排压大于PB时, Fx增大使定子向减小e的向移动,泵的Q即随排压增加而迅速降低。当升到Pc时,e减小,Qt=漏泄量,则Q=0,有Pmax。调节螺钉6和3,增大弹簧预紧力,PB, Pc 增大,特性曲线BC段右移。弹簧刚度越小,则BC段越陡, Pc 与PB, 越接近。螺钉3可变泵的最大e,而改变Qmax,AB段就上下平移。内反馈限压式变量泵只能单向变量。
(二)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定子内腔型线是圆,转子轴与定子偏心。逆时针回转时,工作V右半转增大,左半转V 减小。从两侧配油盘的吸、排口吸排油。 两相邻叶片转到吸、排油口间的密封区时,所接触定子曲线不是与转子同心的圆弧。密封区的圆心角略大于相邻叶片所占圆心角。 叶间工作V 先略有增大,然后略有缩小,会产生困油现象,但不太严重。通过在排出口边缘开三角形卸荷槽的方法即可解决。定子、转子和轴承受径向力作用,属非卸荷式叶片泵。工作P不宜太高,Q的均匀性也比双作用差。移动定子可改变偏心的方向及大小,可做成n恒定而Q可变的双向或单向的无级变量泵。其中用得较多的是限压式变量叶片泵。
(三)双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1.定子(内腔型线): 1)两段长半径圆弧 2)两段短半径圆弧 3)四段过渡曲线
2.转子: 有若干叶槽,内有叶片。旋转时,叶片受离心力及液压力作用下,外顶定子内壁,并在槽内往复滑动。
3.配油盘: 在定子和转子两侧,盘上有两对吸、排口,在定子、转子、叶片和配油盘之间形成若干个工作空间。叶片由短转向长半径时,叶片间V增大,P降低,经配油盘吸油。叶片由长向短半径时,叶片间V减小,经配油盘的排出口排油。当叶片位于密封区时,正好将吸、排口隔开,叶片间V不变,没有困油问题。转子转一周,每工作V都吸、排两次(双作用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