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22000于2005年9月1日正式发布。这是一个新的国际标准,旨在保证全球的安全食品供应。
ISO22000标准的由来和发展
(1)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国内外食品安全事故接连发生,如0157:H7大肠杆菌中毒、欧洲的疯牛病、肆虐全球的禽流感,使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度降低,如何确保食品的安全,建立从“农场到餐桌”整个过程的安全质量保证体系,是各国食品生产者、行业管理者和政府主管部门关心的重要议题;
(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卫生的要求更加关注,而传统的食品生产质量、卫生管理监控方法存在许多弊端;
(3)抽样检验本身就有误判的风险,而且最终食品来自单个的易变质的生物体,易变性要比五金、电子、机电、化工等工业产品更突出,误判风险更难预料;
(4)大量的成品检验费用高、周期长,而且对不合格的处置成本高;危害物质检测的可靠性是相对的,即使检测结果符合法规要求,并不能消除人们对食品安全的疑虑。
(5)国际标准化组织整合HACCP要求:
a) 60年代,美国Pillsbury公司为美国太空项目尽其努力提供安全卫生食品时,率先使用了HACCP (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即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的概念,美国FDA于1973年决定在低酸罐头食品中采用;
b) 1985年美国科学院推荐HACCP应被行政当局采用,经过数年的研究和发展,行政当局采用HACCP保证产品安全卫生质量;
c)1989年11月,美国农业食品安全检查局(FSIS)、水产局(NMFS)、食品药品物管理局(FDA)等机构发布了“食品生产的HACCP法则”;
d) 1990—1995年,美国相继将HACCP应用于禽肉产品、水产品等诸多方面;
e) 1997年12月18日美国颁布禽、肉416和417法规,对输美水产品企业强制要求建立HACCP体系,否则其产品不能进入美国市场; f)2005年9月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ISO220000标准;
什么是ISO22000
ISO 22000:2005,食物安全管理系统-对整个食品供应链中组织的要求的出台可以作为技术性标准对企业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进行指导。这一标准可以单独用于认证、内审或合同评审,也可与其他管理体系,如ISO 9001:2000组合实施。
ISO 22000采用了ISO 9000标准体系结构,在食品危害风险识别、确认以及系统管理方面,参照了食品法典委员会颁布的《食品卫生通则》中有关HACCP体系和应用指南部分。
ISO 22000的使用范围覆盖了食品链全过程,即种植、养殖、初级加工、生产制造、分销,一直到消费者使用,其中也包括餐饮。另外,与食品生产密切相关的行业也可以采用这个标准建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如杀虫剂、兽药、食品添加剂、储运、食品设备、食品清洁服务、食品包装材料等。
ISO 22000适合于所有食品加工企业的标准,它是通过对食品链中任何组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害(指产品)进行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将危害降低到消费者可以接受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