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 名:16孔电热红豆饼机
净 重:11.5KG
加热源:电
圆孔直径:约7CM
外形规格:430*500*260mm
咨询热线:15729362609 QQ:916506358
红豆饼(车轮饼)起源
一,厨师先拿出一块生猪大油,用刀切成碎丁。又拿些碎冰糖块和绵白糖,再抓点金桔饼、糖桂花、核桃仁、瓜子仁、红绿丝等,与猪大油一起拌匀,作为车轮饼的馅心。接着,取精面粉,加水加油揉成"水油面";再取精面粉,用纯油合成"油酥面"。然后将两种面分别揪成酒杯口大的剂子。二,将"水油面"擀成小碗口大的面皮,再把"油酥面"压在"水油面"皮上,卷成筒状,用刀从中间切为两段,垂直压扁。经分别揉搓成为一体后,再擀成薄片。这时两种面组合在一起,因油、水不相溶,界限分明,面皮上便呈现出波浪式的花纹。三,将馅心放置在两片面皮之间,合起来捏紧,再把周围捏出花边。四,锅中倒人适量的荤油,烧热后放人包好的车轮饼,炸至表面金黄,内里熟透,发出扑鼻香味时,即取出装盘。
这种饼,吃起来不但香酥脆甜,且有响声。有一位吃过车轮饼的顾客说:"我到过西欧,到过美国,走遍东西南北,未见过比车轮饼味美的点心。可见它是精美绝伦的妙品。"车轮饼起于洋河,名声远扬。
关于它的历史,有一段有趣的传说:清乾隆年间,洋河古镇有一家小酒店。店主叫张善巧,大家公称他"巧师傅";他的老伴,被人称为"巧大妈";闺女被人称为"巧姑娘"。
巧师傅一家手艺高超,生意兴隆。地方乡亲送他一面"三巧酒店"招牌和一副对联。
上联是:善做淮北面点
下联是:巧作江南佳肴
有一年,乾隆皇帝下江南,路经桃源(今泗阳)县境。听说洋河古镇风景秀丽,又有美酒佳肴。遂和大学士纪晓岚乔装成商人,乘坐马车来到洋河。他们到了街头,一眼就见到了三巧酒店门上那副对联。乾隆帝颇为不悦:"哼!乡村小店有多大能耐,竟敢夸此海口?就是寡人御膳厨,也不敢出此大言呀,真是狂妄之极!乾隆帝发话道:"看你酒店不大,可是门口贴的那副对联口气不小啊!"巧师傅满脸堆笑:"嘻嘻,门口对联是乡亲送的,您老不必介意!乾隆皇帝冷笑几声;"嘿嘿!今天不吃饭,照我的车轮形状做成饼;金黄酥甜咯吱响,好看好吃又好听……"纪晓岚接过话头:"店家听了,你们既称为三巧,要运用巧手,精心制作,如能做好此饼,我家老爷重重有赏!"乾隆帝又接着补充道:"如做不好此饼,我就要砸你招牌,撕你对联!"店家马上分工:巧大妈负责办馅心,巧师傅负责和面,巧姑娘负责擀面皮。不多会工夫,好看、好吃又好听的车轮饼,就在洋河镇诞生了。
乾隆帝板着脸,拿起筷子,夹着车轮饼左观右看,真是金黄溜圆,花纹绚丽,非常好看,找不出一点破绽。他轻轻咬了一口,只觉得甜酥松脆,满嘴流香,非常好吃,找不到丝毫缺陷;他又细细咀嚼,听听格吱格吱响,声音清脆,非常好听,找不出半点漏洞……
直到此时,乾隆帝才转怒为喜,从心里佩服三巧酒店"人巧心巧手巧,名不虚传"。他触景生情,诗兴大发。忙叫巧姑娘取来文房四宝,挥动御笔,龙飞风舞地题诗一道:
洋河有饼若车轮,
香脆酥甜妙化神。
莫道京华糕点好,
品来不及此奇珍。
一经御笔品题,顿时声价百倍。从此,"好看好吃又好听"的洋河车轮饼,代代相传,远近闻名了。后来经传人带到台湾却在台湾被发扬光大。目前,汀州车轮饼已经成为台湾最负盛名的小吃之一,无论什么时间,店前总会有人排队要买。
汀州街车轮饼的店面其实很小,也就是十来平米,有三个圆形大烤炉,每个烤炉约有二三十个饼模,阵仗还不错。工作人员共两人, 这儿的车轮饼一个10元新台币,只有传统的奶油与红豆两种口味。而车轮饼的外观很不起眼,不够细致,但饼的确比一般的大,拿在手里感觉挺实在,一口咬下去,内馅也十分饱满。
如果你对这道美食有兴趣,如今上海的恒丰路有他们的分店,切记,这东西最好趁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