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烤鸭制作采用明炉(即挂炉)果柴(亦称劈柴、果木)烤制法。烤鸭的燃料是枣木,枣木具有烟青火硬,火力均匀,耐烧等特点,它在燃烧时可分解出芳香特质,这种物质附着在鸭坯表层,可使烤鸭含有清香特色,如果没有枣木,选用桃,柿,杏,梨等果木作烤制燃料亦可,但一定不可使用带有异味的松,柏,椿等木柴,因为它们在燃烧过程中冒出的烟含有一股怪味,会污染鸭坯,并使烤鸭外形不美,使食者无法接受。
选好的果柴,可锯成60厘米左右的长段,即与炉门等宽或略短一点,圆木要破开,破成柴,尽量使柴粗些,过细碎虽易燃烧但火力不够均匀。
炉温即炉火燃烧时达到的温度,炉温对烤鸭品质的影响非常大,不论填鸭老嫩,大小,多少,只有严格掌握炉温,才能达到烤鸭的优质标准,掌握炉温,要具备熟练预测炉温高低的经验,通常炉温达到230~250℃时,才能进行烤制操作。
1.炉温的观测。炉温的高低,目前尚未利用标准计量工具或专用仪表测量,而是靠操作人员的长期实践经验,通过现场观察推测来判断。一般经验认为,当炉温达到230℃时,操作者可以观察到炉内后墙发亮;如果炉温低于230℃,则炉膛内存有烟雾迹象。炉温低于230℃时不能进行烤制操作,否则会出现鸭坯皮面发皱、染黑色,影响质量。
2.炉温的控制。控制炉温是为了使火焰的温度达到烤需要。燃料在炉里燃烧,辐射热能高时炉壁温度必然上升;反之,火势减弱、辐射热能降低时,炉温更低。炉温的高低之变很难准确划定界线,必须全面考虑,灵活掌握,须根据烤制要求、烤制数量、烤制时间及炉温调节的具体情况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