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古钱剑西安古钱剑西安古钱剑厂
古钱币的渊源与由来
在原始社会末期最早出现的货币是实物货币。一般来说游牧民族以牲畜、兽皮类来实现货币职能,而农业民族以五谷、布帛、农具、陶器、海贝,珠玉等充当最早实物货币。据考古发掘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如半坡出土大量陶罐作为殉葬物;大汶口文化殉葬大量猪头和下颚骨,表明猪和陶器在原始社会后期曾起过货币财富的职能。但众所周知,流通较广的古代实物货币为“贝”。因为充当实物货币,牛、羊、猪等牲畜不能分割,五谷会腐烂,珠玉太少,刀铲笨重,故最后集中到海贝这一实物货币。海贝可作颈饰,有使用价值,便于携带与计数,因此在长期商品交换中被选为主要货币。在考古发掘中,夏代,商代遗址出土过大量天然贝,贝作为实物货币一直沿用到春秋时期。因此中国汉字中和财富,价值有关的字大多与“贝”字有关。如:贵、资、贪、贫、财、购等。 综上所述,原始社会后期至夏、商、周时代主要货币形态是实物货币,流通较广的是天然贝。后期出现少量金属称量货币、铸币,属货币萌芽与形成时期。
青蚨剑
本品的问世于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近代记载,有一种名叫青蚨的小虫,幼虫无论被藏在何处,母虫都能将她找到。如用母虫和幼虫的血涂在不同的钱上,这两枚分开使用的钱币也最终能够重聚,这就是千古流传的“青蚨流钱”
明清旧俗,以前代古钱编为剑形,悬于堂中,取名“青蚨剑”祛鬼辟邪,护财镇宅。青蚨剑采用民间的传统工艺,选取唐、宋、清诛代古钱真品编制而成,有大、中、小三款,其中清小剑长42cm,由清代古钱 150余枚编制而成,中剑长57cm,由180枚古钱编成;唐大剑剑体长77cm,由250枚唐代古钱编成,是欣赏、装饰、收藏的上佳之选。
剑乃古代兵、法器之一、用以披荆斩棘,开拓进取,寓意镇宅,祛邪。故人们往往悬其于卧室或书房内,以示主人身份,地位。
“青蚨”,指铜起钱,乃传之灵物,寓意财源滚滚。故被古人用作钱币之别称,当代著名钱币学家孙仲汇先生曾赋诗曰:“六朝旧梦剪凿出,眼底青蚨又飞来。诸君莫嫌此物陋,已历沧桑几多回。”
用众多的古钱编合为剑,配饰玉坠、大红中国节,寓意深远,妙趣横生。
青蚨剑,即用古钱编制成剑,借古剑之剑气和铜钱之灵性,达到剑气与灵气合一,成为达官贵人吉祥之宝。据史料记载,青蚨剑早在明清之际就风靡一时,官宦之家,豪富绅士之居室。家家户户之厅堂与书房都挂着一把青蚨剑,人们身上配有一柄青蚨短剑。保住自己的富贵万事永长。在我国外交活动中,青蚨剑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元首。
当青蚨剑展示在您面前时,无论您自己拥有,还是馈赠友人,都是无可替代的护卫之神和无可比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收藏佳品
西安钟元表业礼品有限公司
联系人:刘经理
电话:13087595237
公司联系地址:西安雁塔区小寨路文化大厦A座801室
邮编:71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