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春木 领春木在世界许多地方已灭绝,在中国种群数量也很少,已处于濒危的境地,花果成簇,红艳夺目,为优良的观赏树木。属于国家三级保护植物。多分布于海拔720—3600m的湿润沟谷地两侧。 形态特征 昆栏树科领春木属乔木植物,第三纪古 领春木 老孑遗珍稀植物,高达10米。落叶小乔木,植株高5-10(-16)米,胸径可达28厘米;树皮灰褐色或灰棕色,皮孔明显;小枝亮紫黑色;芽卵圆形,褐色。叶互生,叶圆卵形或近圆形,长5-14厘米,宽3-9厘米,顶端尾尖,基部楔形,边缘具不整齐粗齿;近基部全缘,无毛,侧脉6-11对;叶柄长-6厘米。花两性,先叶开放,6-12朵簇生;无花被;雄蕊6-14,花药红色,较花丝长,药隔顶端延长成附属物;心皮6-12,离生,排成1轮,子房歪斜,有长子房柄。花柄长1-4.5厘米。4-5月开花,无花被。雄蕊6-18枚,花丝细,花开时长于花药,花药长5毫米,红色,顶端具1毫米长的附属物。翅果不规则倒卵圆形,长6-12毫米,先端圆,一侧凹缺,成熟时棕色,果梗长7-10毫米;种于1-3(-4),卵圆形,紫黑色。[1]? 生长习性 领春木分 领春木 布区的年均温11-15℃,极端最低温可达-18℃,年降水量800-1400毫米,生长月相对湿度不低于70%。土壤多为山地棕壤或黄棕壤,在东部各分布点多为山地黄壤;主根发达,侧根不多,适生于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或壤土中。多生于避风、空气湿润的山谷、沟壑或山麓林缘,常居林冠下层。为中性偏阳树种,幼树稍耐阴,随着树龄的增长,对光照的要求也遂渐增强。中性偏阳树种,多生于避风,空气湿润的山麓林缘或沟谷间山地棕壤或黄棕壤,山地黄壤。在郁闭的林冠下,枝干多弯曲,且常有干基萌生苗而呈灌木状。种子可孕率高;结实量大,常随溪沟流水传播,更新苗木多沿溪旁缓坡地生长。花期4-5月,果期7-10月。常居林冠下层。 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影响的分析 领春木分布区域狭窄,仅见于 领春木 海拔l000m的湿润沟谷地以及山坡地的林中或林缘处,呈零星状分布,为数不多,不见有成片的分布,有濒临灭绝的危险。作为特有的植物物种之一,由于自身繁殖较困难,再加上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群落中的光照、温度、水分及土壤养分状况的改变,为其他物种的入侵创造了条件。如一些喜光草本植物会因光照得到补充,大肆的繁殖,种问的竞争愈演愈烈,在竞争中也许会造成该物种的灭绝,还有其他的许多已发现或不为人知的各种因素,都造成了领春木繁殖和生长的困难。 如图二所示 种群特征 1) 幼龄期个体缺乏,中龄期个体相对丰富,老龄期个体数量稀少。纺锤型的大小级结构表明种群属于衰退型,但是以萌蘖为主要更新方式使 领春木 其种群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得以维持; 2)现存的个体数少,导致个体死亡率出现负值,自疏现象造成第Ⅳ级个体出现死亡率高峰,由于接近实际寿命,在第Ⅶ级死亡率达到最高; 3) 虽然其幼苗存活率较低,但由于其幼树的存活率较高,其存活曲线接近DeeveyⅠ型,表明该地区河岸带的环境条件较适宜领春木种群的生长; 4) 空间分布格局总体为聚集分布,这与大多数珍稀植物种群一致。人为干扰和自然环境影响其分布格局,使种群由聚集分布向随机分布发展。因此使领春木种群在河岸带中沿海拔呈现“一带多岛”现象; 5) 从幼龄期到中龄期再到老龄期,不同发育阶段的领春木种群的分布格局由聚集分布逐渐变为随机分布。但由于分布格局受种群本身生物学特性、自然环境因素(如坡向和海拔)和人为干扰的影响,领春木在不同河岸带中的分布格局有所差异。 生长繁殖 本种迄今仍处于野生状态。种子发芽率较高,但由于领春木对夏季高温干燥极不适应,在杭州植物园几经露地栽培,未获成功。因此,除在原产区加强保护和人工繁殖外,迁地种植时应给于适宜的环境。 编辑本段植物现状 现状:分布虽广,但因森林大量砍伐,自然植被严重破坏,生境恶化,分布范围正日益缩小,植株数量已急剧减少。 濒危保护价值 领春木为典型的东 领春木 亚植物区系成分的特征种,又是古老的残遗植物,对研究植物系统发育、植物区系都有一定的科学意义。花果成簇,红艳夺目,为优良的观赏树木。 措施 领春木种群集中分布于河岸带,且在每条河流均呈现“一带多岛”的分布格局,这都是物种分布范围收缩的表现,是种群衰退的标志。虽然领春木种群为衰退型,而且作为小乔木在亚热带森林激烈的物种竞争中处于劣势,但是乔木种较长的生命周期、以萌蘖为主的更新方式和适宜的河岸带生境,使其灭绝时间缓冲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范围内。 鉴于以上原因,不仅应加强对现有领春木种群的保护,而且更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促进其种群的延续与发展。由于以萌蘖为主要更新方式和明显的地理隔离会导致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下降,进而导致种群的进一步衰退,因此对领春木的就地保护不但要注重数量,更要注重种群间的迁移,维护并建立种群间扩散的廊道是十分必要的。 由于领春木种子萌发和个体发育过程中受到高大乔木的遮荫和浓密的箭(Sinarundinaria nitida)林的抑制,阻碍了种群的发展,因此,应对群落进行适度的干扰,开辟适当的林窗,促进领春木种子萌发,幼苗、幼树正常发育以及个体的自然扩散。在迁地保护过程中,要提供类似于河岸 领春木 带的环境条件,尤其是光照、温度和湿度等,同时,要根据领春木的生物学特性在不同的发育阶段采取诸如分散和移栽等有利于种群发展的措施。分布区内已建立的自然保护区,应将领春木列为保护对象,保护区外的植株,亦应加强保护,合理采伐。植物园宜引种栽培,在其适生地区可栽作绿化观赏树种。 建议 继续全面深入地开展珍稀特有植物物种的调查工作,由于自然保护区地域跨度大,建区时间相对较短,资金和工作人员相对短缺,对特有植物资源的调查、保护和研究工作处于起步阶段。在特有植物资源的研究和保护上,应加大人力、财力和科技的投入,坚持一般性调查和专性调查相结合的原则,对调查的结果要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力求做到“以研促保”,为保护区特有植物物种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可信度较高的依据。 栽培要点 领春木 本种迄今仍处于野生状态。种子发芽率较高,但由于领春木对夏季高温干燥极不适应,在杭州植物园几经露地栽培,未获成功。因此,除在原产区加强保护和人工繁殖外,迁地种植时应给于适宜的环境。 编辑本段植物价值 领春木 观赏价值 领春木为典型的东亚植物区系成分的特种,又是古代的残遗植物,对研究植物系统发育、植物区系都有一定的科学意义。花果成簇,红艳夺目,为优良的观赏树木。 领春木 研究价值 领春木属领春木属昆栏树科树种,落叶小乔木,为典型的东亚植物区系成分的特征种,第3纪孑遗植物和稀有珍贵的古老树种,对于研究古植物区系和古代地理气候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