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曲柳 中文学名: 水曲柳 拉丁学名: Fraxinus mandshurica Rupr. 界: 植物界 科: 木犀科 属: 白蜡树属 形态特征 落叶大乔木,高达30米,胸径可达1米以上;树皮灰色,幼树之皮光滑,成龄后有粗 细相间的纵裂;小枝略呈四棱形,无毛,有皮孔。奇数羽状复叶,对生,长25~30厘米,叶轴有沟槽,具极窄的翼;小叶7~11(~13),无柄或近无柄,卵状长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5~)8~14(~16)厘米,宽2~5厘米,光端长渐尖,基部楔形,不对称,边缘有锐锯齿,上面无毛或疏生硬毛,下面沿叶脉疏生黄褐色硬毛,小叶与叶轴联结处密生黄褐色绒毛。雌雄异株,圆锥花序生于去年枝上部之叶腋,花序轴有极窄的翼;花萼钟状,果期脱落,无花冠;雄花具之雄蕊;雌花子房1室,柱头二裂,具2枚不发育雄蕊。翅果稍扭曲,长圆状披针形,长2~3.5厘米,宽5~7毫米,先端钝圆或微凹。属阔叶树材,材质坚硬,纹理通直,花纹美观。木段径级较大,适于刨印和旋切加工。径切面呈美丽的平行条状花纹,半弦向印面现明显多变的带状花纹,一般为优质贴面用材,生产上多刨制成0.8~1.0毫米厚的切片(薄片)作贴面材料。树木遍布于长白山和小兴安岭地带,通常树干高大通直,树高25~30余米,直径40~60厘米,最大者高达35米以上,直径可超过1米。 【繁殖培育】: 1.种子处理 水曲柳 的种子属于长休眠期种子,需经催芽处理才能出苗,常用方法有: ①隔冬层积埋藏法 储备种子于播种前一年的8月份进行浸种、消毒、催芽、挖坑层积埋藏,于翌年春播前取出种子,发现种胚多已变黄绿色,并有少量发芽,可适时播种。 ②变温处理法 9月中下旬新采集的种子,需用室内变温处理,按种、沙1:3的比例均匀混合,先在20—24℃条件下,处理两个月,后转为冷温处理,0—5℃下处理两个月,处理顺序不能颠倒,时间不宜缩短。 2.播种 播种时间为春播,翻地同时施入基肥0.5—0.7千克/公顷,垅作每亩播种量为35—40克,覆土厚度1—2厘米,播种后充分灌水,在出苗前及时进行化学除草。 3.苗期管理 水曲柳出苗后,速生期开始易染立枯病,出苗后即喷杀菌剂进行防治。及时间苗,每米双行留苗20—25株。同时加强水肥管理,当年苗高生长在20—30厘米,水曲柳要在秋季掘苗,在气温稳定,地温降低到0℃以下假植越冬。 山上栽植及幼林管理 水曲柳苗木在春季4月中下旬可掘出上山,水曲柳有20天左右的缓苗期,应做到适时顶浆造林;同时应遵循“五不离水”的造林技术规程,水曲柳不宜营造纯林,宜与落叶松进行混交,这样既可解决水曲柳生长缓慢、干形不直的问题,又克服了水曲柳纯林的诸多弊病;针阔混交的方式有三种,即带状、团块状和株间混交,在平时多采用带状混交方式,既便于造林施工,又便于抚育管理;在山上栽植前,要细致整地,可采取穴状整地法,整地规格50厘米x 50厘米x 20厘米,栽植时可按照3行落叶松、3行水曲柳的带状混交方式,造林株行距为2米x1.5米,栽植顺序为先水曲柳后落叶松,栽植时做到深埋、踩实,使根土密接,避免窝根;栽植后,及时扩穴培土、踏实、扶正,抚育年限为4年,各年为2、2、2、2次进行,在加强抚育管理的同时,要加强看护,避免牛羊等牲畜进入林地,毁坏造林成果。 【景观用途】: 庭荫树、行道树、风景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