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鲈(Scortum Barcoo),又称宝石斑、佳帝鱼,为澳大利亚一种重要的经济淡水鱼类,肉美味鲜,无肌间刺,含肉率高,且营养丰富。宝石鲈的人工养殖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澳大利亚水产同行在取得该鱼人工繁殖成功的基础上继而开展商品化养殖。我国于2001年引进宝石鲈苗种进行养殖并获得成功,商品鱼在国内市场受到极大欢迎,并且价格不扉,一时间掀起了宝石鲈的养殖热潮。2004年宝石鲈苗种人工繁殖在我国也取得突破,随之宝石鲈的养殖面积逐步扩大,目前已成为养殖热点品种之一。
宝石鲈具有生长快、食性杂、耐低氧、适应性强和抗病能力强等优点,可在室内水泥池高密度养殖、室外池塘单养、水库网箱养殖。它与罗非鱼、彩虹鲷和淡水白鲳等对温度要求很相似,属喜温性鱼类,不耐低温,但其肉质、营养价值和市场效益远远高于上述鱼类。宝石鲈头尾的比例小,肌肉丰厚,无肌间刺,肉白细嫩,经测定,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有4种香味氨基酸,故具味道鲜美,无腥味、异味,营养及口感是鳜鱼等当今名贵鱼类也无法比拟的。宝石鲈体呈纺锤形,体厚而扁圆,头小,口端位,头后背拱起,腹部大而浑圆,鱼体的两侧或一侧有1--2个甚至多个黑色晶莹的椭圆形斑块及零星分布的小斑块,形似镶嵌在鱼体上的美丽宝石,因而得名“宝石鲈”。宝石鲈体披栉鳞,尾鳍短而宽,微凹。其生性好动,游泳迅速,喜生活栖息于水体的中上层。在自然条件下,以小鱼、小虾为食,并喜食小蚯蚓、红线虫、面包虫等较大的活饵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