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J刨(铣)边机床是我公司数控机床自动化工程研究所引进吸收国内外专用机床技术,积累了二十多年的机床生产经验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数控机床系列产品。
特点一:刨(铣)边机的刀架水平进给与垂直进给,采用伺服电机带动丝杆螺母传动,取代了老式刨边机床采用蜗轮传动方式导致水平进刀与垂直进刀由于伞形齿轮切削冲击力较大造成水平进刀轴向负载大、失灵、损坏无法自动进刀,造成切削过程中故障率较高、难操作、效率低、易栽刀等缺点。我公司的刨(铣)边机垂直进给与水平进给都配备手动进给,便于机器电气维修时,手动操作。
特点二:本产品采用先进的可编程控制器,PLC自动控制系统与手动功能并存的设计观念,真正实现了人机结合,具有指令执行速度快,能够高效的进行运动控制,实时性强。同时,对各种金属材料的坡口形式,如:双X、V、U形等坡口均能实现加工。
特点三:特别我公司引进德国机床导轨耐磨技术并加以改进后,我公司采用SF耐磨、耐高温材料,复合在与导轨接触调整垫板上。经过几十万次的试验,长期使用未出现拉毛现象。我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刨(铣)边机获得了上海测试中心的检测报告、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证书编号:081088G0104N)、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并获得了国家《一重数控刨边机软件著作权》证书、四项发明专利和六项实用新型专利。目前我公司刨(铣)边机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达到80%。
一、主轴箱
机床主轴箱采用树脂砂造型的高强度铸铁件,传动齿轮、传动轴采用优质碳素结构钢,具有较强的刚性。行走调速方便,无阻滞,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变频调速,降低简便操作者的强度和技能,实现人机结合等功能。
二、机床结构及导轨:
机床结构采用钢板焊接,机体整体退火,消除应力,床身粗加工完后,进行时效震动,然后再进行精加工,导轨选用高强度导轨,表面淬火后导轨磨整体磨削加工,达到机床精度要求。
三、上龙门架与油泵系统:
上压装置,采用目前最先进设计制造工艺,选用弧形结构,应力扩散后,安装12只油缸,11只机械夹紧装置,实现自动与手动功能来提高装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传动丝杆调质处理,增强丝杆的强度和刚性。
机床液压系统包括液压站、液压管路系统与油缸系统。具备安全、环保与节能的功能。液压系统中的所有密封件、液压泵、油缸、油阀及管路等均采用一流品牌产品。液压管路布置整齐、牢固、合理,便于维修。液压系统具有良好的密封及防尘装置;油液有良好的过滤及散热装置;液压系统中还备有油压达不到规定的工作压力时,切削行程自动停止的安全保护装置,防止因工件松动引发事故,同时手动压紧机构作为辅助压紧之用和安全保护作用。
床身导轨、主传动箱、进给箱的传动机构均采用自动集中压力润滑。设备启动后润滑油柱塞泵连续向导轨注油,当油箱缺油时,会自动报警,主机停止工作。
四、电器控制:
采用机电一体化设计理念,全部设有自动、手动水平垂直进刀,报警等功能,自动与手动并存功能,达到人机结合,刨(铣)边机进刀以及行走,采用PLC控制,本机具有铣边功能,采用变频无极调速,从而便于操作。
五、刨边机、銑边机规格及主要技术参数
刨边机参数:
刨削长度:
10m
刨削角度:
0-45°
加工钢板厚度:
6-80mm
横向刨削行走速度:
1.7-20m/min
液压系统工作压力:
2.5-3MPa刨削坡口形式:
V、U、双X等各种形式坡口
刀架:水平进给量:
0-6mm
垂直进给量:
0-6mm
支撑平台缸数(只):
13
机械夹紧(只)
12
支撑平台距地面距离:
1200mm
刀架拖板最大伸出量:
150mm
刨刀杆最大截面:
50×50mm
刀架回转最大角度:
±25°
机床最大牵引力:
60KN
垂直进给电机功率:
2*1KW
水平进给电机功率:
2*0.4KW刨削电机功率:
18.5KW
油泵电机功率:
5.5KW
銑边参数:
铣削长度:
10m
铣削角度:
-45°~0°、0~45°
加工钢板厚度:
6-80mm
横向铣削行走速度:
0-0.3m/min(变频无级调速)
铣削进给量范围:
0~6mm
铣削主轴转速:
80~400r/min
液压系统工作压力:
2.5-3MPa
支撑平台距地面距离:
1200mm
进给电机功率:
3KW
铣削电机功率:
2*5.5KW
升降电机功率:
1.5KW
机床外形尺寸长×宽×高
17200m×2730m×281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