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泉水处理系统(超滤设备)
山东川一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主营产品:水处理设备、纯净水设备、矿泉水处理系统、反渗透设备、软化水设备、超纯水设备、灌装设备、臭氧发生器、水处理工程、超滤装置、纳滤装置、除铁锰装置、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碳吸咐器、精密过滤器、离子交换混床、多级复床、加药装置、水质检测仪表、水处理药剂等及相关的备品备件,紫外线杀菌器、反渗透膜、离子交换膜、超滤膜、滤芯、活性碳、离子交换树脂、阀门管件、压力表、水泵等。
在超滤过程中,水深液在压力推动下,流经膜表面,小于膜孔的深剂(水)及小分子溶质透水膜,成为净化液(滤清液),比膜孔大的溶质及溶质集团被截留,随水流排出,成为深缩液。超滤过程为动态过滤,分离是在流动状态下完成的。溶质仅在膜表面有限沉积,超滤速率衰减到一定程度而趋于平衡,且通过清洗可以恢复。
过滤在常温低压下进行能耗低,不需加热,不许加药即可达到分离、浓缩、分离、纯化分级的目的。超滤装配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附属设备少,易于扩容和增加组件。超滤装置操作简单,启动快,易于维护,容易控制。
超滤(简称UF)是以压力为推动力,利用超滤膜不同孔径对液体进行分离的物理筛分过程。其分子切割量(CWCO)一般为6000到50万,孔径为100nm(纳米)。起源于是1748年,Schmidt用棉花胶膜或璐膜分滤溶液,当施加一定压力时,溶液(水)透过膜,而蛋白质、胶体等物质则被截留下来,其过滤精度远远超过滤纸,于是他提出超滤一语,1896年,Martin制出了第一张人工超滤膜,其20世纪60年代,分子量级概念的提出,是现代超滤的开始,70年代和80年代是高速发展期,90年代以后开始趋于成熟。我国在80年代末,才进入工业化生产和应用阶段。
超滤同反渗透技术类似,是以压力为推动力的膜分离技术。在从反渗透到电微滤的分离范围的谱图中,居于纳滤(NF)与微滤(MF)之间,截留分子量范围为50-500000道尔顿,相应膜孔径大小的近似值为50—100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