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空调几乎已是居民的家庭必需品,但是空调早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噪音问题,影响了用户的休息。如何对空调机组设备进行消声、隔离、减震,从而使得建筑周边及使用房间噪声达到规范规定要求。有效降低空调设备的噪声值,使周围环境满足要求的环境标准,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创造安静生活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
空调噪声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一般情况下空调室外机机组在最初安装时没有考虑减震阻尼处理,当机组设备作业时在产生空气传声的同时,也会通过与之相连的所有钢性构件形成结构传声,此时各个硬性构件成为结构传声的固体声桥。
2、各管道及配件与设备主体结构框架均为硬性连接无减震阻尼处理会与之产生结构共振。
3、如果存在并列安装情况,各同型号机组设备没有相应的隔音罩或者隔音夹板安装处理,相对狭长空间机组同时运转形成同频共振的同时形成空气传声与结构传声共存的混响噪音,致使在该空间听到声强进步增强的混响噪音。
4、室外机后方一般为水泥光洁面墙体,而光洁内壁外饰面在很大程度上对于噪音源发出的入射声波大部分反射,造成反射声波与入射声波的再次叠加致使声能量增加的混响噪音的形成。
5、风机系统本体噪音主要包括风扇旋转噪音、线圈形成的电磁噪音、气流运动形成的气旋涡流噪音等。
6、制冷剂在冷凝器与冷凝管工作状态下冷凝剂循环过程中脉动激发硬件结构形成的噪音。
7、声波在室外机金属外机壳腔内壁入射过程中大部分被反射回来的声波,往复反射过程当中与噪音源发出原声波叠加后形成的混响噪声。
8、各管道管线承重固定支撑点(角钢支架)均与平台主体结构硬性连接,是不可避免的结构传声的有效的负面声桥。
9、整个大环境范围下的周边本体噪音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负面复合噪音的一部分,如其它近距离机组设备运转杂音马路车辆行驶杂音等。
空调机组噪声治理设计依据及引用标准:
1、依据我公司技术人员现场勘查和以往治理经验。
2、国家标准。
2.1《声环境噪声标准GB3096-2008》
2.2《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2008》
2.3《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 22337-2008)
2.4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88》
2.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通风消声器HJ/T16-1996》
空调机组降噪措施
家用中央空调系统的噪声要考虑室外侧和室内侧。对于热泵冷热水机组主要考虑室外侧噪声;水源热泵机组主要考虑室内侧;对管道机既要考虑室外侧噪声,又要考虑室内侧噪声。
从统计的热泵冷热水机组和管道机的室外机组噪声看,除个别机型外,一般均为50~65db(a);大金的rx(y)和rn(y)型vrv室外机(制冷量23.3~29.1kw)的样本噪声值为57db(a);管道机室内机的噪声为50~60db(a);整体式水源热泵(有的称一体化水冷风管空调器)的噪声值,产品样本中均未提供,按实测值一般也在50~60db(a)。对于独立式住宅建筑,室外机组可放置在屋面上,对室内噪声影响较小;但对于集合式(公寓式)建筑,一般只能设置在紧邻居室的阳台或挑台上,对室内和邻居影响较大。
因此,使用家用集中空调必须考虑噪声对居室和邻居的影响尤其是夜间运行。按国内环境标准,居室内允许噪声白天50db(a),夜间40db(a)。若噪声超标不仅影响本户使用,还要影响邻居的安宁,严重者不仅会被投诉,还可能被勒令停止运行。
家用中央空调减少噪声的措施,关键是厂家要生产低噪声的产品;其次是设计安装时要注意采取防振和降噪措施。
目前不少厂家在产品样本中不提供噪声值,这是违反国家标准的;有些厂家在产品设计和生产中注意了减噪措施,如有的厂采用噪声低、振动小的横置式涡旋压缩机,并采用隔声罩;
压缩机、内置水泵采用减振基座;面板内贴13mm厚的玻璃棉吸音复合材料;风扇采用高效低噪声机翼形叶片,风机转速控制在720r/min以下,并采用变速调节,降低夜间噪声;
机组内所有连管及支架均采取减震措施,收到了较好的消声效果。
另外,机组在安装时应注意,室外机尽可能落地安装,基座下垫减振块或10~15mm厚的胶皮,保持机组平稳;
所有与外间连接的管路均应采用减振软管;
进排风要通畅,减少回流,排风口如需接短管应与厂家联系。
对不满足室内噪声标准要求的室内机在设计安装时应采取措施,如:室内机用减振支托架,机组下面应有25mm厚的减振吸音板,该板应大于机组底座面积;
控制连接风管内风速,最好不大于3m/s;
风管的三通、弯头、阀门等零部件之间的长度应有3~5倍风管直径的直线距离;
室内机不要安装在人员逗留处,最好安装在走道、贮藏室等地方;有必要时应设置送风和回风消声静压箱。
只有在噪声治理过程中要逐步解决的实际问题,结合各个噪音特点的频道选择不同的隔音吸音材料对症下药,噪音问题会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