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结构建筑具有防潮性能的原因
木结构建筑用木材在出厂时会按建筑要求进行脱脂,含水率控制处理。使之适于建筑使用。但如果木材长期受到雨水的侵蚀,会产生霉变,腐烂,虫蛀等问题。因此做好木结构的防潮防水处理,是决定木结构房屋是否耐久和安全的重要设计和施工要求。
木结构的防水处理被归纳为4D原则,折流(Deflection)、排水(Drainage)、干燥(Drying)和耐久性材料(Durable Materials),简单描述如下图。现代木结构具有良好防水防潮性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建筑物的外墙被一种叫防水透气纸的建筑材料包裹,这种材料使结构中的湿气能顺利排出,又避免外界的雨水侵入内部结构,有点类似人体的皮肤排汗功能。因此在国外,木结构房屋被戏称为“会呼吸的房子”。
此外屋脊,檐口的防水透气处理也是必不可少的。
五、木结构建筑应该尽快落实系列相关政策,大力推广
此外木结构房屋工厂预制,现场拼装的建造方式,有建造速度快,不需要二次建设的特点。内外装修十分美观简易,可采用几乎所有现代的装饰材料。可以满足灾区重建时间紧,抗震要求高的要求,在具有建筑舒适度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建筑美观度。其它木结构建筑的特点如保温节能,抗风防火,设计修改便利,得房率高,可移动,回收利用程度高。此外还有木结构房屋施工污染少,低噪音等特点就不再此多加说明了。
建议政府决策部门鼓励在我国多震地区大量兴建木结构建筑住宅和公共建筑。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将木结构建筑作为抗震防震的一项长期国策。组织相关专家对汶川地震后的房屋结构进行调研和论证。针对现代木结构,在已经出台《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2003),《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6-2002)和《木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T 50329-2002)基础上尽快完善我国木结构建筑的设计标准和规范,特别是木材机械应力分等、木结构建筑抗震要求等标准的编制和修订。
期待着在灾区乃至全国各地的住宅,度假村,学校、医院和办公楼等都能尽早见到这一对资源循环利用,能源节约都有意义的建筑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