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介
IG-541混合气体灭火剂是由氮气、氩气和二氧化碳气体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气体,由于这些气体都是在大气层中自然存在,且来源丰富,因此它对大气层臭氧没有损耗(臭氧耗损潜能值ODP=0),也不会对地球的“温室效应”产生影响,更不会产生具有长久影响大气寿命的化学物质。混合气体无毒、无色、无味、无腐蚀性及不导电,既不支持燃烧,又不与大部分物质产生反应。以环保的角度来看,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灭火剂。
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由火灾自动探测器、自动报警控制器、自动控制装置、固定灭火装置及管网、喷嘴等组成。具有自动启动、手动启动和机械应急启动三种启动方式。根据使用要求,可以组成单元独立系统、组合分配系统,采用全淹没方式,实现对单个防护区、多防护区的消防防护。主要适用于电子计算机房、通讯机房、配电房、油浸变压器、自备发电机房、图书馆、档案室、博物馆及票据、文物资料库等经常有人、工作的场所,可用于扑救电气火灾、液体火灾或可溶化的固体火灾,固体表面火灾及灭火前能切断气源的气体火灾,但不可用于扑救D类活泼金属火灾。
IG-541混合气体灭火剂的组成如下:
IG-541混合气体成份及质量要求 表1
混合气体成份项目 |
氮气(N2) |
氩气(Ar) |
二氧化碳(CO2) |
所占比例 |
48.8~55.2% |
37.2~42.8% |
7.6~8.4% |
纯度要求 |
>99.99% |
>99.97% |
>99.5% |
含水量要求 |
<0.005% |
<0.004% |
<0.01% |
含氧量要求 |
<0.003% |
<0.003% |
<0.01% |
IG-541混合气体物理性质 表2
分子量(大约) |
34.0 |
沸点时的蒸发率 |
220KJ/Kg |
沸点(1atm) |
-196℃ |
蒸气比热(1atm、25℃) |
0.574KJ/Kg℃ |
凝固点 |
-78.5℃ |
蒸气压力(25℃) |
15.2MPa |
相对电介质强度 (1atm、25℃,N2=1.0) |
1.03 |
密度(1atm、20℃) |
1.417Kg/m3 |
IG-541混合气体灭火机理属于物理灭火方式。混合气体释放后把氧气浓度降低到它不能支持燃烧来扑灭火灾。通常防护区空气中含有21%的氧气和小于1%的二氧化碳。当防护区中氧气降至15%以下时,大部分可燃物将停止燃烧。混合气体能把防护区氧气降至12.5%,同时又把二氧化碳升至4%。二氧化碳比例的提高,加快人的呼吸速率和吸收氧气的能力,从而来补尝环境气氛中氧气的较低浓度。灭火系统中灭火设计浓度不大于43%时,该系统对人体是安全无害的。
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的灭火方式适应于全淹没灭火系统。
系统的主要性能参数如下:
规格型号: |
ZH80-15-SA |
ZH90-15-SA |
灭火剂储瓶容积: |
80L |
90L |
灭火形式: |
全淹没 |
全淹没 |
充装压力(20℃): |
15 Mpa |
15 Mpa |
最大工作压力(50℃): |
17.2 Mpa |
17.2 Mpa |
喷洒时间: |
≤60s |
≤60s |
系统工作环境温度: |
0℃~50℃ |
0℃~50℃ |
系统启动方式: |
自动、电气手动、机械应急手动 |
自动、电气手动、机械应急手动 |
工作电源: |
DC24V,1.5A |
DC24V,1.5A |
二、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2.1系统组成:
混合气体灭火系统应用于全淹没系统,按组成方式不同又可分为组合分配系统和单元独立系统。当一个建筑物或内部结构有二个或二个以上保护区域时,可以将几个保护区组合起来,共同设置一套混合气体灭火装置,这样建立起来的系统就称为组合分配系统。其优点表现为用一套灭火剂贮存装置,灭火剂的设计总量按其中最大一个防区的用量设置。系统灭火工作启动后,其防护区需用量由系统控制分配,从而节约费用。如果是用一套灭火剂贮存装置单独保护一个防护区,就称为单元独立系统。
2.2控制方式:
本系统主要有自动、手动、机械应急手动和紧急启动/停止四种控制方式,控制过程参见控制流程图。
![](http://www.suanfire.com/product/images/05_2.gif)
(1)自动控制方式:本灭火控制器配有感烟火灾探测器和定温式感温火灾探测器。控制器上有控制方式选择锁,当将其置于“自动”位置时,灭火控制器处于自动控制状态。当只有一种探测器发出火灾信号时,控制器即发出火警声光信号,通知有异常情况发生,而不启动灭火装置释放灭火剂。如确需启动灭火装置灭火时,可按下“紧急启动按钮”,即可启动灭火装置释放灭火剂,实施灭火。当两种探测器同时发出火灾信号时,控制器发出火灾声、光信号,通知有火灾发生,有关人员应撤离现场,并发出联动指令,关闭风机、防火阀等联动设备,经过一段时间延时后,即发出灭火指令,打开电磁阀,启动气体打开容器阀,释放灭火剂,实施灭火;如在报警过程中发现不需要启动灭火装置,可按下保护区外的或控制操作面板上的“紧急停止按扭”,即可终止控制灭火指令的发出。
(2)手动控制方式:将控制器上的控制方式选择锁置于“手动”位置时,灭火控制器处于手动控制状态。这时,当火灾探测器发出火警信号时,控制器即发出火灾声、光报警信号,而不启动灭火装置,需经人员观察,确认火灾已发生时,可按下保护区外或控制器操作面板上的“紧急启动按钮”,即可启动灭火装置,释放灭火剂,实施灭火。但报警信号仍存在。
无论装置处于自动或手动状态,按下任何紧急启动按扭,都可启动灭火装置,释放灭火剂,实施灭火。同时控制器立即进入灭火报警状态。
(3)应急机械启动工作方式:
用于控制器失效时,当职守人员判断为火灾时,应立即通知现场所有人员撤离现场,在确定所有人员撤离现场后,方可按以下步骤实施应急机械启动;○1手动关闭联动设备并切断电源。○2打开对应保护区的氮气启动瓶组,即刻实施灭火。
三、系统主要部件 系统主要组件有:储气钢瓶、容器阀、单向阀、选择阀、驱动装置、集流管、金属软管、减压装置、喷嘴、压力反馈装置、控制盘、系统的管路附件、灭火剂输送管路附件、压力表和储气瓶支架等。
1.瓶头阀
型号 |
储存压力(20℃)MPa |
公称通径mm |
连接螺纹 |
当量长度m |
XF-2E |
15.0 |
14 |
PZ39 |
1.5 |
2.电磁瓶头阀
最大工作压力 MPa |
电磁铁参数 |
型号 |
额定电压 |
额定电流 |
额定吸力 |
通电持续率 |
8.0 |
QD1-4.5 |
DC24V |
0.6A |
45N |
100% |
3.选择阀
![](http://www.suanfire.com/product/images/05_3.jpg)
主要性能参数
型 号 |
公称通径(mm) |
最大工作压力MPa |
L1(mm) |
L2(mm) |
L3(mm) |
D |
当量长度(m) |
SAXZ25/172 |
25 |
17.2 |
102 |
82 |
107 |
Rc1 |
3 |
SAXZ32/172 |
32 |
17.2 |
112 |
93 |
120 |
Rc11/4 |
4 |
SAXZ40/172 |
40 |
17.2 |
122 |
103 |
131 |
Rc11/2 |
5 |
SAXZ50/172 |
50 |
17.2 |
143 |
112 |
147 |
Rc2 |
6 |
SAXZ65/172 |
65 |
17.2 |
163 |
78.5 |
182 |
Rc21/2 |
7 |
SAXZ80/172 |
80 |
17.2 |
176 |
88.5 |
208 |
Rc3 |
8 |
SAXZ100/172 |
100 |
17.2 |
209 |
112 |
246 |
Rc4 |
9 |
SAXZ125/172 |
125 |
17.2 |
236 |
131 |
284 |
Rc5 |
10 |
4.减压装置
![](http://www.suanfire.com/product/images/05_4.jpg)
5.启动钢瓶
![](http://www.suanfire.com/product/images/05_5.jpg)
6.灭火剂储瓶
1)主要性能参数
储瓶容量 (L) |
最大工作压力 MPa |
H (mm) |
d (mm) |
D |
公称通径 (mm) |
80 |
17.2 |
1660 |
279 |
PZ39 14牙/英寸 锥度 3:25 |
12 |
90 |
17.2 |
1400 |
325 |
12 |
2)用途
灭火剂储瓶是用来贮存IG-541 混合气体灭火剂,火灾发生时,启动气体开启瓶头阀,释放出本储瓶中的灭火剂,实施灭火。
3)使用维护说明
20℃时灭火剂储瓶的充装压力为15.0MPa。在系统最高工作温度50℃时,灭火剂储瓶储存灭火剂压力为17.2 MPa。灭火剂储瓶的使用维护参照GB5099 钢质无缝气瓶。
7.压力讯号器
![](http://www.suanfire.com/product/images/05_6.jpg)
8.气流单向阀
![](http://www.suanfire.com/product/images/05_7.jpg)
9.单向阀
![](http://www.suanfire.com/product/images/05_8.jpg)
10.安全阀
1)主要性能参数
安全膜片爆破压力:23MPa±1.15MPa。
2)用途
该阀安装在集流管上,当管道压力大于允许值时,安全膜片爆破,保护系统安全。
3)使用维护说明
安全阀爆破后再投入使用时,应更换安全膜片,更换的膜片应与原膜片规格、尺寸、材质、爆破压力相同,方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