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蒸功夫包子
蒸功夫包子加盟 蒸功夫包子做法 蒸包子配方
这个夏天,武汉街头突然增加了不少“蒸功夫”包子店。他们打出安徽江镇老字号的旗号,多数店生意红火,甚
至天天排队。究竟是安徽人突然涌入武汉淘金,还是外地大餐饮集团进军武汉?记者连日进行了探访。
8月10日中午1点,台北路以北
湖正街交界处一家“蒸功夫”包子店门前仍有五六名市民在排队。店门口一名打赤膊的青年不停吆喝:“牛
肉的完了、麻辣的没了,只有豆沙和鲜肉的……”店里,3名女子低头忙着做包子。
据正在排队的市民胡凯称,这家店从7月以来生意一直很好,他也是听了街坊推荐来的。记者发现,包子个
头偏小,荤素包子的价格从五毛到一块不等,大约有十几种口味。
随后,记者在汉阳王家湾、武昌民主路、洪山街道口、关山、汉口三眼桥、青山罗家路等地,都发现挂有“
蒸功夫”招牌的包子店,不少店早上、中午和下午都有排队现象。店面都在20平方左右,门前几大摞高高的蒸笼
,店内几名服务员忙得热火朝天。
记者采访了10多家“蒸功夫”包子店,老板们均表示,他们和其他“蒸功夫”店没有任何关系,属于单独经
营的个体户,只是挂同样的招牌而已。随后,记者在网上查询发现,武汉的“蒸功夫”最早源于2007年,最初只
有两家店。今年开始大量增加。
一些“蒸功夫”包子店打出加盟电话,但当记者具体询问时,不是电话是空号,就是老板明确表示不接受加
盟。
“蒸功夫”, 真功夫还是闹眼子?
不少创业者都在关心:短短一个夏天,蒸功夫为什么能这么火,还能火多久?
三招捧红“蒸功夫”
招数一:老字号撑腰。记者上网查询发现,江镇的包子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几百年前,主要有“蒸功夫”、
“千食客”、“扬州包子”几个牌子。
王家湾蒸功夫包子店老板郝润说,从1992年就开始有江镇人外出做生意。他父亲2003年开始做这个生意,最
初在四川成都,2008年转战武汉,先后在汉口和汉阳开店,生意都还不错,感觉“蒸功夫”这个招牌真好用。
招数二:配料有秘方。不论记者怎样软磨硬泡,台北路包子店老板都不肯透露包子的馅料配方。王家湾“蒸
功夫”的郝润态度稍微温和一些,他说,每家“蒸功夫”的馅料所用材料大致相同,但又不完全一样,基本各自
都有“秘方”。他自己使用的馅料,就是一名掌握秘方的老乡每天配好,再送到几家“蒸功夫”店里。
记者采访发现,很多武汉人喜欢买“蒸功夫”,也是冲着“秘方”来的。
招数三:蒸笼要特制。汉阳七里小区“蒸功夫”包子店老板有个有趣的说法:蒸包子用的蒸笼都是从江镇定
做好带到武汉的。“虽然武汉也有蒸笼,但不适合做江镇包子,容易变味。”据称,江镇的包子老板每年春节后
都要费大力气从老家带蒸笼出来,每次带的数量是日常最大用量的几倍,因为蒸笼隔三四个月就要换,一年换几
次。
探访:老乡带老乡带火“蒸功夫”
记者在网上发现,很多人都在寻找加盟“蒸功夫”的方式,记者拨通几个在网上查找到的“加盟电话”,不
是空号就是无人应答。记者又通过武汉市工商部门信息系统查询,武汉并没有以“蒸功夫”为名称登记的管理公
司。
王家湾“蒸功夫”包子店老板郝润说,绝大多数蒸功夫包子店都不是加盟店,只是安徽江镇来武汉的生意人
零散开的,但不排除有生意做得大的,一个人开了多家店面。
“开店人基本都是老乡带老乡,先来的人做得好,就介绍左邻右舍或亲戚朋友来。只要有新的老乡过来,已
在武汉开店的老乡就会帮他租店面。”他说。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包子店老板说,他来汉做了3年生意,目前武汉的“蒸功夫”包子店约有百家,多数
是今年新开的。“蒸功夫”只是安徽江镇包子中的一个字号,只要是江镇人开店,口味特色都差不多。
专家提醒:谨慎跟风投资
武昌静安路蒸功夫包子店老板程杰海说,武汉的“蒸功夫”包子店老板多数是安徽江镇人,也有少数是安徽
其他地区或武汉本地人。武汉人开店,首先当然要解决配方问题,很多店都愿意出售配方,价格不会太高,大概
2000元左右。
他还说,新开店者最要注意的是选址,江镇人开店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一站路距离内不重复开店。他就
担心江镇以外地区的人开店,会打破这个规矩。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包子店老板说:开家包子店成本不高,5万元就够了,关键是门店难选。
也有投资者担心,蒸功夫会不会像“掉渣”烧饼那样做不长。武汉都市圈民营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丁德泽
表示,蒸功夫包子受季节变化的影响比较大,难以占据主流市场,但也有一定的市场空间。要想将品牌经营得更
长久,需要统一标准和质量,最好由相关部门帮忙制定质量标准,同时不断出新口味。最后他强调,任何时候,
食品行业的卫生安全最重要。
联系人:赵如
手机:15101690054 QQ:1040554941
电话:010-83811086 传真:010-83813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