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原来呈环形布置的流化棒整个库底充气,改为流化棒呈放射状布置,并沿径向分为N个卸料区和中心区共N+1个大功能区,每个大功能区的径向长度不大于6m,(1.5万吨库现设计为1个卸料区和中心区,卸料区和中心区的径向长度各为6m)。
2.2卸料区和中心区又分别各分为若干个(1.5万吨库现设计为16个)小充气区,每个小充气区的流化棒不多于9根。且每个小充气区设为单独供气系统,可根据卸料需要单独充气,以便减少用气量、降低卸料能耗。要求所有流化棒的最大间距不大于450mm。
2.3 把原来的中间减压锥封死为减压仓,防止中心区优先卸料导致库边物料堆实板结,同时起到物料的中转作用。减压仓的直径为大库直径的1/10,柱体高度为1.5m,锥体顶角不大于90度。
2.4加装N层若干根(1.5万吨库现设计1层为16根)导料管呈放射状均布于小充气区之间。导料管的一头与减压仓连接贯通,另一头伸至卸料功能区内(1.5万吨库现设计为减压仓距库边距离的2/3处),导料管内插有一根流化棒,用于管内流化输送。
2.5减压仓从底往上设N层每层开若干孔(1.5万吨库现设计1层开16孔)分别与N卸料区的导料管连接贯通,用于正常卸料;紧靠底层导料管接口的上层开若干个(1.5万吨库现设计为16个)进料口,用于中心区卸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