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ZD01M低电阻接地模块性能特点:
1、 低电阻地模块的主体材料与土壤的物理结构相似,能与土壤融为一体,使接地体与土壤的有效接触面积比传统金属接地体增加好多倍,增大了接地体本身的流散面积,大大降低接地体与土壤的接触电阻。
2、 吸湿保湿能力强,保证接地模块有效发挥导电能力。由于接地体中导电物的导电特性不受干湿度、高低温等气候变化的影响,从而提供稳定的接地低电阻。
3、 接地模块中非金属材料使电阻率相差较大的金属和土壤之间形成一个变化平缓的低电阻区域。在遭遇大电流冲击时,明显降低接地体和接地线的电位梯度,降低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压,固而降低了发生电位反击的概率。
4、 采用了表面经抗腐蚀处理的金属材料,大大地延长了使用寿命。
5、 安装简便,极大地减轻了施工安装的工作量。
低电阻接地模块施工使用方法:
1、 低电阻接地模块可水平或垂直埋设,深度不小于0.8米。
2、 采用几个模块并联埋设时,模块间距离不小于4米,如条件不允许,可适当放宽。
3、 模块极芯相互并联或与地线连接时,必须焊接。要求用同一种材料焊接,焊接长度为连线宽度的2倍,满焊。
4、 焊接处应清除焊渣,涂防腐导电漆或沥青漆,以防极芯腐蚀。
5、 回填土时应适量洒水,分层夯实,待模块充分吸湿(48小时)后测量接地电阻。
根据地网土层的土壤电阻率,采用以下公式计算接地模块真用量:
水平埋置,单个模块接地电阻计算:Rj=0.068(ρ/)
并联后总接地电阻:R= Rj/nη
式中:ρ—土壤电阻率(Ω.m)
a、b—接地模块的长、宽(m)
R—总接地电阻(Ω)
n—接地模块个数
η—模块调整系数,一般取值0.6~0.9。
多个模块组成的接地网的利用系数η:
模块数量n
|
利用系数η |
4 |
0.76~0.80 |
6 |
0.71~0.75 |
10 |
0.66~0.71 |
20 |
0.61~0.66 |
40 |
0.55~0.61 |
60 |
0.52~0.58 |
100 |
0.49~0.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