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花灯,又称莲花灯,河灯,水灯适用于祈福、许愿、纪念、祭祀等活动。民间放荷花灯的习俗由来已久,故事源于牛郎织女凄美的爱情传说,百姓因有感于牛郎织女对爱情的忠贞不谕,每年农历七月七日家家户户放荷尔蒙灯,为牛郎织女祈福。
·
· 据说民间百姓在七月七日晚上放上九千九百九拾九盏荷花灯银河上就会架起一坐荷花桥。每年的这一天牛郎织女就会如约来到桥上相会、、、、、、
·
· 另外跳出三界的僧,道,放荷灯则是为了普渡屈死的孤魂。
· 现如今天放荷花灯不光是个人许愿、祈福、点亮人生、放飞梦想、更是周末休闲---放松心情点缀生活的一种时尚。同时在特定的节日或纪念日,如5.12汶川大地震周年纪念日,放荷灯更是对死难者最好的缅怀
·
· 河灯文化大约起源于春秋时期,是甘肃平凉泾川西王母文化的遗存,至今保持已达两千多年,进行这种古老的民间祭祀活动,目的在于祈雨,敬神、求得上天保佑,使民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相传公元前169年,西王母要去东南巡游,临行前令手下把风神和雷神两位尊神叫到行宫,吩咐风神去睡觉不要刮风,吩咐雷神要三天两头打雷下雨。因为风神和雷神俩人都耳聋,一个也没有听准
· 风神是主管刮风的神,平日里谨慎小心,生怕误了西王母吩咐的事情,三天两头刮风,直刮得天昏地暗,土焦地干;雷神是专管打雷降雨的神,他误听为西王母让他去睡觉,加上平日里懒惰,一睡就是三年。直到西王母驾云归来,回到行宫,看到夜晚泾河灯光通明,人头攒动。一问才知,雷神睡了三年觉,没有降一点雨,风神刮了三年风,时而大风,时而小风,一天没停,天下大旱,边疆三年灾荒。黎明百姓苦不堪言,夜间张灯正从泾河里挑水抗旱。西王母一怒之下,撤了风神、雷神的职,并令新任风神、雷神一旦发现泾河灯光,便及时降雨,使民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自那以后,每逢天旱,黎明百姓家家户户制作河灯,夜晚成群结队来到王母宫山脚下,在泾河上漂放。西王母看到河灯,便知民间发生了旱情,令雷神及时降雨,解除民间疾苦。黎明百姓为了感谢西王母的慈悲情怀,每逢西王母的诞辰等重要节日,也欢天喜地地制作河灯,到王母宫山脚下的泾河中漂放,以示庆贺。这一活动堪称平凉独特民俗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