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全称:欧颂庄
英文全称:Chateau Ausone
所有者:Chateau Ausone酒庄
产地:法国 波尔多 圣美伦区
级别:名庄级
葡萄品种:Cabernet Sauvignon 卡伯纳·苏维翁
Merlot 梅洛
Cabernet Franc卡伯纳·佛朗
产品类型:干红葡萄酒
酒精度:13%Vol
规格:750ml
品评:Ausone在年轻时单宁很重,比较内敛,需要长时间陈年才能成熟,成熟后的酒具有诱人的酒香,成熟的黑加仑子香味、烤木桶香及辛辣的矿物味道,酒质以Medoc美酒多于Saint Emilion。
最佳匹配菜肴:
庄园简介:
欧颂庄是圣达美隆两大超级名庄之一,与白马庄齐名,名列于葡萄酒行家常称的波尔多八大之一。
欧颂Ausone的名称始源于一个传说。故事是说在大约公元320年(当时是罗马时代),有一位罗马著名诗人叫Ausonius,曾是罗马皇帝的太傅(皇帝小时候的老师)。后获封地于波尔多,是波尔多区域的总督并兼任当地最高书院的校长(相当于今天波尔多大学校长)。此君不单有权势而且文学造诣极高,深受人们的尊崇。Ausonius又是葡萄酒爱好者,他不单在很多的诗歌中宣传葡萄酒,而且将爱好付于行动,开拓了不少葡萄的种植园,成为波尔多葡萄酒最早的先驱。相传欧颂庄现时的园地就是当年Ausonius的故居,此乃欧颂庄(Ausone)名称的来由。但欧颂庄的命名是1781年才正式使用Chateau Ausone的。
欧颂庄成为引人注目的酒庄是从十九世纪开始的。十九世纪以前圣达美隆区大部分地方用于普通农作物种植,只有少数的葡萄园。所造的酒也只用于家庭饮用或作有限的本地区销售。欧颂就是少数的酒园之一。十九世纪中后期,欧颂庄的名气逐步跃升,成为当时圣达美隆的第四位名庄,前三位分别是碧豪(Belair),卓龙梦特(Trolong - Mondot) 和大炮(Canon)。进入二十世纪初欧颂庄再跳升为圣达美隆区的号名庄,名气在白马庄之上。直至五十年代,欧颂庄的园主及主管人才在同一时期进入老化期,因此政务荒废,从此令欧颂庄进入了一段漫长的低潮期。此时期欧颂庄的酒力薄弱,香气简单并无一级名庄风范。七十年代期间欧颂庄的股权分别由Dubois-Challon夫人及Vauthier兄妹各占50%。1976年Dubois-Challon夫人大胆聘用了刚刚读酿酒学毕业,年仅二十岁并无工作经验的Pascal Decbeck为欧颂庄的酿酒师。当时因此事Vauthier兄妹与Dubois-Challon夫人争吵不休,并从此相互产生重大的隔阂而再也不相往来。此种尴尬关系并没因Pascal在日后将欧颂庄起死回生而有所改变。
Pascal到任后不负夫人所托,励精图治,改革创新,终于保住了欧颂庄与白马庄齐名圣达美隆的地位。
1997年Vauthier兄妹收购了Dubois-Challon夫人的50%股份而成为目前欧颂庄的全权拥有人。兄长Alain Vauthier亲自负责所有日常管理及酿酒事务。新政权一统后的几个年份的酒都得到酒评人及葡萄酒爱好者的一致首肯。欧颂庄只有7公顷土地,年产2500箱左右。以其八十、九十年代在品质上打下的坚实基础,再加上新政权后的佳绩,和极少的产量。欧颂以后可能会在价格上超过美度五大和白马庄,成为可以挑战宝物隆(Pomerol)顶级几大的圣达美隆一级精品。可惜远东的暴发户对它了解还不深,否则一定会加快其价格的升温速度。
73年的欧颂,颜色已变棕,较淡,闻香一般,香气已是疲态,入口有果香,但简单,已失去储存的天份。83年的欧颂,颜色深且美丽,果香及树林香气柔和复合,入口讨好,甜美,单宁仍然健美,展现储存潜质。96年欧颂颜色深且发蓝光,气味开放浓厚,复杂,入口气味仍重,单柠密集,但口感印象深刻且回味十分持久。凭经验可知它是一支未成熟的超级靓酒,可保存很多很多年。饮欧颂的次数不算太多,整体感觉是风华绝代,与众不同的名庄,但它一定要有足够陈年方能展现真正风采。
、
六个环节影响葡萄酒质量
A、葡萄园
因为葡萄是一种对于种植条件非常敏感的植物,即使各个葡萄园的种植位置非常相近,其出产的葡萄原料的品质也会由于各种微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影响而有很大区别。因此,这里所考虑的种植条件,主要是在不同的葡萄园区之间进行比较。而在我国烟台13个县市及烟台周边各地区拥有大量优质的葡萄种植基地。
B、葡萄原料
年份:葡萄是多年生植物,由于各个年份的气候差异,不同年份的葡萄浆果质量会有区别,进而造成不同年份的葡萄酒质量有高下之分。一个好的酿酒葡萄生产年份应该符合这样的要求:在葡萄生长发芽的春夏季要有充分而均匀的雨水,而在葡萄浆果成熟的秋季则要求充分的日照条件,促成糖分和其他芳香物质的集中。
要注意的是,年份绝不是越久远越好。譬如按照国内的一份调查研究结果,在最近的五年中,2002年出产的葡萄明显好于此前的2001年。
C、酿造工艺
原酒:葡萄采摘回来后被破碎,不同级别的葡萄被放入各自对应的不锈钢发酵罐进行发酵,经过一个月左右形成“原酒”。这一阶段葡萄酒的微妙变化,取决于酿酒师对葡萄酒直觉的敏感和过人的天赋。
D、橡木桶陈酿
酒庄酒及解百纳的原酒必须在橡木桶中进行陈酿,以吸收橡木自身的单宁酸等芳香物质,并完成酒液氧化的过程。橡木桶出产地:不同地区出产的橡木在芳香物质含量等方面有很大差异,因此不同级别的葡萄酒陈酿采用的橡木桶是不一样的。法国Alier地区出产的橡木桶是全世界酿造优质葡萄酒的首选,而我国目前据说张裕葡萄酒采用这一地区出产的优质橡木桶来酿造“大师级”的精品葡萄酒。
E、调配
葡萄酒原酒陈酿结束之后要进行调配,这一过程对于葡萄酒的品质会产生至关重大的影响。经验丰富的酿酒师会在同一年份的酿酒槽中,选出品质最佳、最有潜力的原酒,再予以混合,让酒变得更加和谐、丰富多变。那些被选中成为“大师级”的葡萄酒,除了在理化指标上要符合国家标准对优质葡萄酒的高要求之外,在成品酒颜色、干浸出物及感官指标上,也必须让挑剔的酿酒师完全满意。
F、瓶贮
调配完成之后,葡萄酒会被灌装入瓶。为了让它在缺乏氧气的环境下完成出厂前的最后一道酒香形成工序,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瓶贮过程。而瓶贮的时间和环境也列入分级的考察指标。
协调性
在“你的葡萄酒语言”中谈到的三个词——甜味、酸味和丹宁酸——代表了葡萄酒的三种主要成分(部分)。第四种是酒精。酒精首先是我们喜欢喝葡萄酒的一个原因,其次,它是葡萄酒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协调性是四种成分之间的关系。如果没有一种味道特别突出,如涩口的丹宁酸味或太多的甜味,那么这种葡萄酒就具有协调性。对大多数人来讲,多数的葡萄酒都具有协调性。但是如果你有特别不喜欢的食物——如果你真的不喜欢酸的东西,或者你从来没有吃过糖果——你可能觉得一些葡萄酒没有协调性。如果你觉得它们没有协调性,那么对你来说,它们就不具有协调性。
丹宁酸和酸是葡萄酒中的硬性成分(它们使葡萄酒的味道更强、更烈),而酒精和糖(如果有的话)则是葡萄酒中的软性成分。葡萄酒的协调性就是硬成分与软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是质量的指示
长度
当我们描述葡萄酒的长和短的时候,我们指的不是瓶子的大小或我们多久可以喝光一瓶酒。长度是用来描述葡萄酒在味觉经过的过程的词——你的舌头可以从头到尾地品尝到它——而不会在品尝的过程中中途停止。一种具有长度的葡萄酒会触碰到你舌头卜分管品尝各种味道的部分。现在有很多葡萄酒在味觉上很靠前——当你刚尝到它的时候,你的印象会很深——但是很短。长度无疑是质量的标志。
深度
这是另一个描述高质量葡萄酒的主观的、无法测量的修饰语。如果葡萄酒的味道不单一,在口中的感觉不是单一的,而是具有潜在的层次感,那么我们说这种葡萄酒有深度。一种口味单一的葡萄酒绝不会是绝妙的葡萄酒。
味道层次感
一种简单的、味道单一的葡萄酒没有什么错,就像霍默辛普森(HomerSimpson)有问题一样——两者原本就是如此。但是,不断展示出不同的侧面,总是给你一种新的香气或印象的葡萄酒——具有味道层次感的葡萄酒——通常被认为是质量更好。一些专家特别用“味道层次感”一词来表示葡萄酒的芳香或香气,而其他人则用它来表示一种更整体的感觉,指一种葡萄酒给你的整体印象。
余味
在你咽下葡萄酒后,葡萄酒在你的口腔后部和咽喉处留下的感觉就是余味或余韵。在好的葡萄酒中,你仍然能够感觉到它的香气——如水果味或香料味——在你的口腔后部和咽喉处。因为一些葡萄酒的酒精含量很高,它的余味可能是辣味,或者因为葡萄酒内含有丹宁酸,所以其余味是苦味——两者都是不足之处。或者,在你喝下一种葡萄酒后,它可能根本就没有什么余味。
典型性
要鉴定一种酒是否真的属于某一类,你必须了解这一类是什么样的。你必须了解由不同种类的葡萄酿制的葡萄酒或世界一流产区的葡萄酒的合乎规范的特性。(例如,卡百内.索维农葡萄的特色是具有一种芳香和黑醋栗的香味,法国的一种被称为普宜气泡的白葡萄酒有一种淡淡的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