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化铵结构式
白色针状结晶。易吸湿。溶于冷水,微溶于乙醇。加热分解为氨和氟化氢。在热水中分解为氨及氟化氢铵。其水溶液呈酸性。能腐蚀玻璃。相对密度1.015。有毒,半数致死量(大鼠,腹腔)32mG/kG。有腐蚀性。
中文名: | 氟化铵 | 外文名: | ammonium fluoride | 别名: | 中性氟化铵 | 化学式: | NH4F |
| 相对分子质量: | 37.04 | 化学品类别: | 无机物--氟化物--铵盐 | 管制类型: | 不管制 | 储存: | 密封干燥保存 |
|
目录
理化性质
- 物理性质
- 化学性质
作用与用途
使用注意事项
- 危险性概述
- 急救措施
- 消防措施
- 泄漏应急处理
- 操作处置与储存
制备
理化性质
- 物理性质
- 化学性质
作用与用途
使用注意事项
- 危险性概述
- 急救措施
- 消防措施
- 泄漏应急处理
- 操作处置与储存
制备
展开
物理性质
外观与性状:白色六角晶体或粉末,易潮解。
熔点(℃):(升华)
相对密度(水=1):1.0090
分子式:NH4F
分子量:37.04
溶解性:难溶于
乙醇,易溶于水、甲醇,不溶于
氨水。
[1]化学性质
遇酸分解,放出腐蚀性的
氟化氢气体。遇碱放出有刺激性的氨。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1]
可用作
化学试剂、玻璃蚀刻剂(参与
氢氟酸并用)、发酵工业消毒剂和
防腐剂、由氧化铍制金属铍的溶剂以及硅钢板的表面处理剂,还用于制造陶瓷、镁合金,锅炉给水系统和蒸气发生系统的清洗脱垢,以及油田砂石的酸处理,也用作烷基化、异构化
催化剂组分。
[2]
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口服引起流涎、恶心、呕吐、腹泻和腹痛,继之震颤、昏迷,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可致眼、呼吸道和皮肤灼伤。能经皮肤吸收。长期接触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症。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该品不燃,有毒,具强刺激性。
[1]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
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1]消防措施
有害燃烧产物:氟化氢、氨、
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1]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转移至安全场所。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