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idway® S1700系列企业网交换机(以下简称S1700)是华为公司推出的新一代绿色节能的以太网接入交换机。针对企业客户的各种应用,S1700提供简单便利的安装维护手段,丰富的业务特性,助力用户打造安全可靠地高性能网络。S1700可广泛应用于小企业、网吧、酒店、学校等场景。
产品特性和优势
-
全新节能设计,引领低碳通信
各款SMB主机整机最大功耗低于20w,相当于一只节能灯泡功耗,符合目前业界倡导的低碳通信。S1700整机遵循IEEE 802.3z(Energy Efficient Ethernet 能效以太网),提供低耗电闲置模式,大幅度降低电量;整机采用无风扇设计,静音节能,一举多得。
-
端口线速灵活选择
S1728GWR-4P/S1724G可以提供整机最大28/24个端口提供线速交换的能力,保障整机无阻塞转发。其中,S1728GWR还可支持4个GE光口,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扩展和应用。
-
贴心的免维护设计
S1700系列交换机秉承华为一贯风格,从设计之初就考虑用户使用和维护的便捷性,机身的前面有“一键操作”按钮,短按重启,长按可以恢复出厂配置,如同个人便携机一样易操作。网络管理人员可以通过web可视化的界面,对交换机的各种功能进行简单方便的操作。
-
优异的安全性能
S1700支持多种安全丰富的安全特性,如802.1x、RADIUS等安全认证方式。还支持MAC地址过滤和端口过滤功能,极大地降低来自系统外部的威胁。
-
强大的链路扩展及备份能力
提供LACP、STP/RSTP功能,可有效实现链路扩展及备份。
产品规格
系统特性:
产品
S1728GWR-4P
S1724G
标准
|
IEEE 802.3 10BASE-T
以太网
IEEE 802.3u 100BASE-TX
快速以太网
IEEE 802.3ab 1000BASE-T
千兆以太网
IEEE 802.3z
千兆以太网(光纤)
ANSI/IEEE 802.3 Nway
自动协商
IEEE 802.3x
流量控制
IEEE 802.3az能效以太网(EEE)
|
IEEE 802.3 10BASE-T
以太网
IEEE 802.3u 100BASE-TX
快速以太网
IEEE 802.3ab 1000BASE-T
千兆以太网
ANSI/IEEE 802.3 Nway
自动协商
IEEE 802.3x
流量控制
IEEE 802.3az能效以太网(EEE)
|
固定端口
|
支持24个10/100/1000Mbps自适应以太网端口
|
支持24个10/100/1000Mbps自适应以太网端口
|
可选端口
|
支持个4GE SFP独立光口
|
无
|
交换容量
|
56Gbps
|
48Gbps
|
转发能力
|
42Mpps
|
36Mpps
|
交换模式
|
存储转发模式
|
存储转发模式
|
MAC地址表
|
8K MAC地址表
支持MAC地址表自动学习/老化,并支持老化时间设置
支持基于端口关闭/开启MAC地址学习功能
|
8K MAC地址
|
外形尺寸(长×宽×高)
|
442mm×220mm×43.6mm
|
330mmx208mmx43.6mm
|
输入电压
|
100V~240V AC,50/60Hz
|
100V~240V AC,50/60Hz
|
功耗
|
20w
|
15w
|
工作温度
|
0℃~45℃
|
0℃~45℃
|
工作湿度
|
20%~85%,非凝露
|
20%~85%,非凝露
|
存储湿度
|
5%~95%,非凝露
|
5%~95%,非凝露
|
散热方式
|
自然散热
|
自然散热
|
业务特性:
产品
S1728GWR-4P
安全特性
支持基于端口的MAC过滤
支持基于端口的802.1X认证
支持RADIUS认证
支持端口隔离
VLAN
支持Access端口
支持Trunk端口
支持Hybrid端口
支持管理VLAN
支持Voice VLAN
优先级队列(QoS)
支持绝对优先级、WRR两种调度方式
支持每端口4个队列
支持根据802.1p/DSCP队列调度
STP
支持STP/RSTP
组播
支持IGMP Snooping(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 Snooping),最多支持 256个组播组
端口安全
静态MAC地址256
端口汇聚
支持12组汇聚组,每组最多8个端口
支持静态LACP
端口镜像
支持基于端口的双向流量镜像
端口带宽控制
支持对出入端口的报文流量进行限速,粒度为64Kbps
广播风暴抑制
可以基速率风暴抑制;
端口流量达到风暴抑制门限时发送告警;
设备管理
支持web网管(支持HTTPS)
支持DHCP-client
设备维护
支持Syslog(系统日志)
支持Ping检测/支持traceroute
支持VCT
支持链路层发现协议LLDP(link layer discovery protoc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