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牯脑产于江西省遂川县汤湖镇狗牯脑山。 狗牯脑山矗立于罗霄山脉南麓支系群山之中,坐南朝北,山南为五指峰,北为老虎岩,东北面5公里处有著名的汤湖温泉。山中林木苍翠,溪流潺潺,弹簧年云雾缭绕,四时清泉不绝,冬天严寒,夏无酷暑,土壤肥沃,是得天独厚的名茶产地。
简介
狗牯脑产于江西省遂川县汤湖镇狗牯脑山。
狗牯脑山矗立于罗霄山脉南麓支系群山之中,坐南朝北,山南为五指峰,北为老虎岩,东北面5公里处有著名的汤湖温泉。山中林木苍翠,溪流潺潺,终年云雾缭绕,四时清泉不绝,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土壤肥沃,是得天独厚的名茶产地。
鲜叶采自当地群体小叶种,每年清明前后开采,标准为一芽一叶。经拣青杀青初揉二青复揉整形提毫炒干等工序加工而成。
成品外形紧结秀丽,白毫显露,芽端微勾;香气高雅,略有花香,泡后速沉,汤色清明,滋味醇厚;叶底黄绿。
《遂川县志》土特名产
狗牯脑茶从采摘到制作,工艺独特、精细,独具匠心。在采摘时,采摘方法、采摘标准有严格规定。制作前,将采摘的鲜叶认真拣选,选好制茶厂址和加工设备。制作时,拣青、摊青、杀青、初揉、炒二青、复揉、整形提毫、足干等工序,其操作技巧,火候把握等都十分考究。制成后,茶叶的包装、贮藏方法也与众不同。
狗牯脑茶外形紧结秀丽,条索匀整纤细, 颜色碧中微露黛绿,表面覆盖一层细软嫩的白绒毫,莹润生辉。茶水清澄而略呈金黄,喝后清凉芳醇,香甜沁入肺腑,口中甘味经久不去。饮狗牯脑茶能提神醒脑,消食去腻,益肝利肾。
建国后,恢复狗牯脑茶的名称。
1982年,由江西省供销合作社主持,在庐山举行全省名茶评比中,狗牯脑茶被评为江西八大名茶之一。
1985年,在南昌,由江西省农牧渔业厅主持,举行全省名茶评比,狗牯脑茶获优质传统名茶证书。
1988年,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在北京举办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狗牯脑茶获得金奖。
1989年,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狗牯脑茶为江西省优质产品称号。
1991年 荣获农业部名优茶品质鉴定认可书;
1992年 荣获香港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
1995年 荣获北京国际食品及加工技术博览会金奖;
1997、1999、2001年连续三届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认定奖;
2001年 获中国AA级绿色食品认证;
2002年 获有机食品认证;
2003年 再次获得江西省著名商标称号;
2004年 批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007年荣获江西公众评价最佳品牌及江西市场最畅销品牌;
2008年荣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和江西省人民政府颁发的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
2009年度荣获第二届江西绿茶博览会:金奖.
2010年入选上海世博江西馆名优产品。
2011年荣获“消费者最喜欢的江西大众茶奖”和“优秀展示奖
翠源茶(狗牯脑茶)获“中茶杯”全国一等奖
建国初,为了保持和开发这一传统名茶,合理调整了狗牯脑茶叶的价格,各级领导深入狗牯脑茶制作传人的梁奇桂家(以下简称梁家)进行慰问,宣传政策,帮助解决一些具体困难,支持、鼓励其提高制茶技术,增加狗牯脑茶的产量,1957年产量提高到65公斤。
农业合作化后,1957年狗牯脑茶园归集体所有。1958年汤湖人民公社茶山生产大队建立狗牯脑茶加工厂,聘请梁家为技术负责人,但由于管理体制、方法欠当,以及没有很好照顾技术负责人的实际利益,狗牯脑茶质量下降。为此,县人民委员会采取措施,于同年冬将茶园交回梁家经营,从而使茶叶质量得以恢复。此后,又由于土地、人员、资金问题及茶树老化等原因,狗牯脑茶产量仍一直徘徊于百斤之间。1964年,吉安专员公署拨专款1.2万元扶持,县动员8名城镇知识青年到汤湖落户,以梁家的人员、茶园为基础,创办遂川县狗牯脑茶厂,由梁家人负责,当年扩大茶园30亩。以后产量也相应提高。1968年,梁家第六代传人梁奇桂公开制茶技术,汤湖人民公社便积极开展人员掊训工作。1974年后,狗牯脑茶园发展到82亩,产量突破500公斤。
1981年,汤湖人民公社从各生产大队抽调劳力,在狗牯脑山上新开茶园220亩。1982年,县选派狗牯脑茶厂技术人员梁光福(梁奇桂之子)参加中国茶叶青年考察团赴日本,考察日本茶树栽培和科技在茶叶生产中的应用,并参观了日本国立茶叶研究所。1983年始,汤湖人民公社以梁家传人和专业学校毕业技术人员为骨干,举办制茶培训班,先后培训精制狗牯脑茶技术人员300余人。1983年起,汤湖人民公社每年均要召开茶叶质量评比会。以后,汤湖乡以乡办狗牯脑茶厂为龙头,以千家万户为依托,扩大生产规模。1988年,利用老区专项扶贫贴息贷款20.4万元,采取乡村联营方式(农户出土地,茶厂出资金,收益按比例分成)与3个村93户茶农联办狗牯脑茶厂璜石联营分厂,当年种茶树500亩。致使狗牯脑茶产量很快上升,形成了汤湖乡的支柱产业之一。1990年,全乡茶园面积扩大到3159亩,总产3.22万公斤;制作狗牯脑茶的骨干厂家——狗牯脑茶厂,有厂长1人,副厂长2人,制茶技术员27人,职工43人,年产茶叶0.75万公斤。
随着狗牯脑茶产量的增加,销路也日益广阔,其产品既销往国内,还出口欧美和东南亚等国家与地区。为进一步扩大销路,保护消费者权益,狗牯脑茶厂采取措施,制作商标,改进包装工艺。1986年使用“汤湖”牌商标注册防伪,1990年改为“狗牯脑”牌商标注册。1990年起,改以往的粗包装,为形式多样,美观大方,携带方便的精包装,深受消费者喜爱。
狗牯脑茶溯源一九九二年七月在香港获得香港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的狗牯脑茶是第二次获得世界金奖,由于多次得奖而驰名中外。近年来很多报刊、杂志对此茶介绍不少,但因种种原因,所介绍的互有出入。为此,笔者经过长时间的调查和考证,了解到了一些情况,现将调查结果介绍如下:
狗牯脑茶,是指狗牯脑山上所产的茶叶,在清嘉庆元年(1796年)前后,开始种茶是在该山左侧下方的石山埂面上。从民国初年至解放初期,茶农梁家称之为“狗牯脑石山茶”。后来称名众多,狗牯脑、遂川狗牯脑、名茶狗牯脑、江西名茶狗牯脑等。
狗牯脑茶的茶种是哪里引进?以何种形式传入?一直是人们议论的话题,目前有两种说法:一为广东、二为南京。据梁家第六代后裔梁奇桂讲,其祖爷梁为镒年轻时家境贫困,为了生活受雇为别人放木筏,经遂川河入赣江进长江,不幸被洪水冲散,木材被急流冲走,流落南京,乞丐为生,后遇当地一地主千金杨氏收留,后结为夫妻。由于思念家乡,一年多后从南京带回约30斤茶籽,回到汤湖,买下茶山村谢家的石山(现狗牯脑山 编注)、茅屋,定居种茶,并未去过广东。再说遂川河的水是往下经赣江入长江的,当时交通极为不便,他不可能放木筏到广东。因此可以说明狗牯脑茶的种子是从南京带回,而不是从广东带回来的。
奖凭上写着三段英文,其意思是:
美国
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
旧金山 1915年
为庆祝巴拿马运河通航,国际评判委员会授于金质奖章一枚
此奖章发给为江西省红绿茶展(Tim Shomg绿茶)☆协作者,中国、江西、遂川县李元训
从这段译文可知。该会的名称是:美国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地址是旧金山,时间是1915年。是金奖,不是传闻中的银奖。奖凭形式大小为47.2×60mm,其图面宽、长为38.3×50mm。
有的资料写到:“收购梁家的鲜叶,再经李玉山的妻子制作而成并名为玉山毛峰。当时,李家是一户地主,在当地有权有钱有势,地主的老婆亲自去制作茶叶,在情理上说不过去,这点很不符事实;也有的资料则说,李玉山把狗牯脑茶改名为玉山茶。
据此,可以看出,确实用玉山茶之名是在民国二十九年以前,就已是很有名气了。从“承先人秘传……精制玉山名茶”一句可推知首先用“玉山茶”一名的不是李文龙,而是其祖父李玉山。查李玉山墓得知其死于1933年。从1915年送旧金山的展品考察。李玉山虽未采用狗牯脑茶名称,却也未用玉山茶之名。而是另取“Tim Shomg”绿茶。由此说明玉山茶一名是1915以后才研制的。“Tim Shomg”绿茶应是狗牯脑茶的代号。
狗牯脑绿茶油,榨取狗牯脑茶果之精华,相承狗牯脑绿茶之幽香,清心润肺,烹蒸煎煮,老少皆宜。狗牯脑绿茶油,受狗牯脑茶果数量的限制,年产量不到二十吨!狗牯脑绿茶油,比普通茶油含有更多更好的营养成分,获得欧盟有机食品的认证。 经检测,狗牯脑绿茶油的茶多酚含量是普通茶油的8-10倍,所含的人体必需脂肪酸是普通茶油的2-3倍。普通茶油,我国南方哪儿都有!狗牯脑绿茶油,仅我们江西才有!油茶果的含油率超过22%,全国茶油的年产量达30万吨;而狗牯脑绿茶果的含油率却不到10%,年产量不足二十吨。所以狗牯脑绿茶油比普通的木梓茶油名贵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