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碱,学名碳酸钠,又称苏打、碱灰,一种重要的化工基本原料,纯碱工业的主产品。通常为白色粉末,高温下易分解,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碳酸钠与水生成Na2CO3·10H2O、Na2CO3·7H2O、Na2CO3·H2O三种水合物,其中Na2CO3·H2O最为稳定,且溶于水的溶解热非常小,多应用于照相行业,商品名称碳氧。Na2CO3·10H2O 又称晶碱或洗涤碱,溶于水时呈吸热反应,在空气中易风化。Na2CO3·7H2O不稳定,仅在32.5~36℃范围内才能从碳酸钠饱和溶液中析出。
纯碱,学名碳酸钠,又称苏打、碱灰,一种重要的化工基本原料,纯碱工业的主产品。通常为白色粉末,高温下易分解,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碳酸钠与水生成Na2CO3·10H2O、Na2CO3·7H2O、Na2CO3·H2O三种水合物,其中Na2CO3·H2O最为稳定,且溶于水的溶解热非常小,多应用于照相行业,商品名称碳氧。Na2CO3·10H2O 又称晶碱或洗涤碱,溶于水时呈吸热反应,在空气中易风化。Na2CO3·7H2O不稳定,仅在32.5~36℃范围内才能从碳酸钠饱和溶液中析出。
纯碱 - 基本资料
化学式:Na2CO3
分子量:105.99
俗名:块碱、石碱、苏打(Soda)、口碱(历史上,一般经张家口和古北口转运全国,因此又有“口碱”之说。)
外观:白色粉末或细粒结晶(无水纯品)
口味:涩
相对密度(水=1):2.532
熔点:851℃
分类:强碱弱酸盐**注意**(纯碱不是碱,是盐类!)
化学性质:
1)溶液显碱性,能与酸反应。
2)Na2CO3+2HCl=2NaCl+H2O+CO2↑
3)Na2CO3与碱反应。Na2CO3+Ca(OH)2=CaCO3↓+2NaOH、Na2CO3+2HCl=2NaCl+H2O+CO2↑CaCO3+2HCl=CaCl2+H2O+CO2↑。
4)Na2CO3,NaCl与盐反应。
Na2CO3+BaCl2=BaCO3↓+2NaCl
稳定性:高温下可分解,生成氧化钠和二氧化碳。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及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并结成硬块。吸湿性很强,很容易结成硬块,在高温下也不分解。含有结晶水的碳酸钠有3种:Na2CO3·H2O、Na2CO3·7H2O和Na2CO3·10H2O。
溶解性:易溶于水,微溶于无水乙醇,不溶于丙醇。碳酸钠易溶于水,是一种弱酸盐,溶于水后发生水解反应,使溶液显碱性,有一定的腐蚀性,能与酸进行中和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并放出二氧化碳。
制取:实验室制取碳酸钠:2NaOH+CO2=Na2CO3+H2O.存在于自然界(如盐湖)的碳酸钠称为天然碱,在古代便被用作洗涤剂和用于印染。1791年开始用食盐、硫酸、煤、石灰石为原料生产碳酸钠,是为吕布兰法,此法原料利用不充分、劳动条件恶劣、产品质量不佳,逐渐为索尔维法代替。1859年比利时索尔维用食盐、氨水、二氧化碳为原料,于室温下从溶液中析出碳酸氢钠,将它加热,即分解为碳酸钠,此法被沿用至今。1943年中国侯德榜结合中国内地缺盐的国情,对索尔维法进行改进,将纯碱和合成氨两大工业联合,同时生产碳酸钠和化肥氯化铵,大大地提高了食盐利用率,是为侯氏制碱法。碳酸钠用于肥皂、造纸、洗涤剂生产,用作冶金工业的助熔剂、软水剂。
纯碱 - 性质及用途
本品为弱碱,为吸收性抗酸药。内服后,能迅速中和胃酸,作用迅速,且维持短暂,并有产生二氧化碳等多种缺点。作为抗酸药不宜单用,常与碳酸钙或氧化镁等一起组成西比氏散用。此外,本品能碱化尿液,与碘胺药同服,以防磺胺在尿中结晶析出;与链霉素合用可增强泌尿道抗菌作用。静脉给药用经纠正酸血症。用5%100-200毫升滴注,小儿每公斤体重5毫升。妇科用于霉菌性阴道炎,用2%-4%溶液坐浴,每晚一次,每次500-1000毫升,连用7日。外用滴耳剂软化盯聍(3%溶液滴耳,每日3-4次)。[剂型、用法和剂量]片剂:每片0.3克、0.5克。口服:每次0.3-1克,每日3次。小儿,每次0.1-1克,每日3次。注射剂:10毫升支含药0.5克;100毫升支含药5克。本药品在非处方药中,仅为片剂和滴剂。
用途:用作食品工作的发酵剂、汽水和冷饮中二氧化碳的发生剂、黄油的保存剂。可直接作为制药工业的原料,用于治疗胃酸过多。还可用于电影制片、鞣革、选矿、冶炼、金属热处理,以及用于纤维、橡胶工业等。同时用作羊毛的洗涤剂、泡沫灭火剂,以及用于农业浸种等。食品工业中一种应用最广泛的疏松剂,用于生产饼干、糕点、馒头、面包等,是汽水饮料中二氧化碳的发生剂;可与明矾复合为碱性发酵粉,也可与纯碱复合为民用石碱;还可用作黄油保存剂。消防器材中用于生产酸碱灭火机和泡沫灭火机。橡胶工业利用其与明矾、H发孔剂配合起均匀发孔的作用用于橡胶、海棉生产。冶金工业用作浇铸钢锭的助熔剂。机械工业用作铸钢(翻砂)砂型的成型助剂。印染工业用作染色印花的固色剂,酸碱缓冲剂,织物染整的后处理剂。医药工业用作制酸剂的原料。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稀释或制备溶液时,应把碱加入水中,避免沸腾和飞溅。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运输注意事项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酸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车辆运输完毕应进行彻底清扫。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稀释或制备溶液时,应把碱加入水中,避免沸腾和飞溅。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烧碱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又称烧碱、火碱、苛性钠,氢氧化钠,是常见的、重要的强碱,纯的无水氢氧化钠为白色半透明,结晶状固体。氢氧化钠被广泛应用于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制造,同时也被应用于生产纸浆和造纸业,生产肥皂和洗涤剂,化学,清洁,炼油,冶金,食品,生产人造纤维和纺织等工业领域。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又称烧碱、火碱、苛性钠,氢氧化钠,是常见的、重要的强碱,英文名称(sodiumhydroxide)(别名Causticsoda)。纯的无水氢氧化钠为白色半透明,结晶状固体。氢氧化钠极易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溶解时能放出大量的热,288K时其饱和溶液浓度可达26.4mol/L(1:1)。它的水溶液有涩味和滑腻感,溶液呈强碱性,具备碱的一切通性。
物理特征
纯的无水氢氧化钠为白色半透明结晶状固体,熔点为318.4℃,市售烧碱有固态和液态两种:纯固体烧碱呈白色,有块装、片状、棒状、粒状,质脆;纯液体烧碱为无色透明液体。在空气中易潮解并吸收二氧化碳。易溶于水,氢氧化钠还易溶于乙醇、甘油;但不溶于乙醚、丙酮、液氨。固体氢氧化钠溶解或浓溶液稀释时放出热量。
·化学特征
氢氧化钠易溶于水,溶液呈强碱性。氢氧化钠水溶液由于浓度不同,可以生成含有1、2、3.5、4.5和7个水分子的水合物。它是一种重要的强碱性化工原料,腐蚀性极强,对纤维、皮肤、玻璃、陶瓷等有腐蚀作用。与金属铝和锌、非金属硼和硅等反应放出氢;与氯、溴、碘等卤素发生歧化反应;与无机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类;能从水溶液中沉淀金属离子成为氢氧化物;能皂化酯类,生成相应的有机酸钠盐和醇;能脱除化合物中的氯化氢,如氢氧化钠与氯丙醇反应生成环氧丙烷和氯化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