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工业级/食品级黄原胶 可加工、可看工厂、可做商检、sgs
黄原胶性质、用途与生产工艺 |
鉴别试验
溶解性溶于水,不溶于乙醇(OT-42)。 凝胶形成试验取水300ml,置于400ml烧杯内,预热至80℃,在剧烈的机械搅拌下,加入试样1.5g和粉状角豆菜胶1.5g。搅拌至形成溶液后,再继续搅拌30min。在搅拌过程中,水温不得低于60℃停止搅拌,在室温下冷却2h以上。当温度低于40℃时,应形成坚硬的橡胶状凝胶,但若仅用试样而不加角豆菜胶以相同方法配制成的1%对照液,则不会形成这样的凝胶。 |
| 含量分析 准确称取试样1.2g,按GT-7方法测定。每mL0.25mol/L氢氧化钠相当于5.5mg二氧化碳(CO2)。 |
| 毒性 ADI不作特殊规定(FAO/WHO,2001)。 可安全用于食品(FDA,§172.695,2000)。 |
| 使用限量 GB 2760-2000(g/kg):饮料1.0;饺皮类(虾饺、鱼皮饺等)1.0(以皮计);面包、乳制品、肉制品、果酱、果冻、花色酱汁,2.0;面条、糕点、饼干、起酥油、速溶咖啡、鱼制品、雪糕、冰棍、冰淇淋,10.0;饮料及固体饮料、油炸小食品,GMP。 FAO/WHO(1984,g/kg):沙丁鱼及其制品罐头10;鲭鱼及够鱼罐头20(按灌装汤汁计);酸黄瓜5000mg/kg;即食肉汤、羹3000mg/kg;稀奶油5(仅用于巴氏杀菌掼奶油,或掼打用的超高温杀菌稀奶油及消毒稀奶油);乳脂干酪5;发酵后经加热处理的增香酸奶5000mg/kg;冷饮10。 |
| 食品添加剂最大允许使用量最大允许残留量标准
添加剂中文名称 | 允许使用该种添加剂的食品中文名称 | 添加剂功能 | 最大允许使用量(g/kg) | 最大允许残留量(g/kg) | 黄原胶 | 食品 | 增稠剂 |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有特别规定的除外) | | 黄原胶 | 凝胶糖果 | 增稠剂 | 10.0 | | 黄原胶 | 蚝油、酱类 | 增稠剂 | 10.0 | | 黄原胶 | 酱油、食醋 | 增稠剂 | 2.0 | | 黄原胶 | 香辛料酱(如芥末酱、青芥酱) | 增稠剂 | 10.0 | |
|
| 化学性质 乳白色至淡黄褐色粉末。在常温下溶于水成半透明的黏稠液,不溶于乙醇、异丙醇和丙酮等有机溶剂。黄原胶水溶液具有良好的增黏性并且在-4~80℃的范围内相当稳定,当水中乙醇、异丙醇或丙酮的浓度超过50%~60%时,则会引起黄原胶的沉淀。耐酸碱和耐生物酶降解的能力很强,在Ph值1.5~13的范围内,黄原胶水溶液的黏度也不受Ph值的影响。黄原胶是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大白鼠经口LD50>10g/kg,ADI不需特殊规定(FAO/WHO,1994)。 |
| 用途 作乳化稳定剂和增稠剂,我国规定可用于面条、糕点、饼干、起酥油、速溶咖啡、鱼制品、雪糕、冰棍、冰淇淋,最大使用量10g/kg;在面包、果冻、乳制品、肉制品、果酱、花色酱汁中最大使用量2.0g/kg;在饮料中最大使用量1.0g/kg。 |
| 用途 稳定剂;增稠剂;乳化剂(乳制品、沙拉等以水为基料的食品);悬浮剂;泡沫增强剂。 当与瓜尔豆胶按2:1配制可获很强凝胶。 用于增强、改善调味酱、沙司、布丁罐头、冷冻发泡牛奶等的稳定性、浓度和密度。 |
| | 用途 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石油钻采、农药、种子、包衣、饲料、日化、纺织印染、造纸、烟草、铸造、消防等诸多行业. |
| 生产方法 由含有糖类(如葡萄糖、蔗糖、淀粉、水解淀粉等)的发酵培养基,在适宜的氮源、磷酸氢二钾和适量的微量元素存在下,由野油菜黄单胞菌菌株作用,进行发酵,再经后提取、干燥、粉碎等工序制得。 |
| 生产方法 将含有1%~5%的葡萄糖和无机盐的培养基调整至pH值为6.0~7.0,加入野油菜黄单胞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接种体,培养50~100h,得到4~12Pa?s的高粘度液体。杀菌后,加入异丙醇或乙醇使其沉淀,再用异丙醇或乙醇精制后干燥、粉碎而得。 |
| 生产方法 以葡萄糖或淀粉为碳源,蛋白水解物或无机铵为氮源,用黄杆菌属的甘蓝黑腐病黄单胞菌培养发酵,用有机溶剂提取或高价金属盐沉淀的方法从培养液中分离出黄原胶。 黄原胶的提取 目前国内提取黄原胶的方法有全溶剂法和钙盐法,产品往往含有大量菌体。为此可用酶解法除去菌体,即先向发酵液中加入0.01%~0.05%的溶菌酶,在53℃、Ph值5.5的条件下分解2h。再在40℃、Ph值7.2的条件下加入0.1%~0.5%的中性蛋白酶酶解4h。最后加热灭酶、冷却后进入下一工序。 钙盐法将发酵清液调Ph值至11.5,加入氯化钙使黄原胶钙沉淀出来;离心分离后分散于乙醇中解聚,再经过滤、乙醇洗涤、干燥得成品。 全溶剂法向上述处理过的发酵清液中加入大量的乙醇或异丙醇,使黄原胶沉析出来;经离心分离、干燥后即得成品。 发酵培养 发酵培养 为有利于产品提取分离,通常采用清液发酵。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2.5%,(NH4)3PO4 0.15%,MgSO4 0.01%,KH2PO4 0.25%,Ph=7土0.1。在28~30℃下黄单胞菌(鲁轻P26-9)斜面培养3d,摇瓶培养后再在28℃下种子罐培养16~18h,接入发酵罐后在28~30℃培养3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