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白三叶的好处
1、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白三中主根系较短(约20厘米),但侧根、须根发达,并生有根瘤,从而易于积累有机养分和固定氮素。据国内专家测定,在达到一定覆盖的情况下,每亩白三叶可固定氮素10-13公斤,相当施用尿素22-29公斤,二年生草地的全氮和有机质含量分别为0.1048%和1.42%,四年生草地分别为0.122%和1.72%,与清耕相比,全氮分别增加80.7%和110.3%,有机质分别提高114.5%和159.8%。果园种植白三叶可大大降低乃致取代氮肥的投入。
2、抑制杂草生长。白三叶竞争力强,成坪后能有效抑制多种杂草生长,抑制率达55-70%,尤其能抑制蓼、藜、苋、豚草等恶性阔叶杂草。白三叶成坪后,基本不需再人工除杂,从而减少除草用工和化学除草剂的使用量。
3、调节地温,改善果树生长环境。在白三叶草的植被作用下,冬季地表温度可增加1-3℃,5cm土层增加2.5℃左右,20cm土层增加1.5℃左右;夏季地表温度可降低5-7℃,5cm土层降低2-4℃,20cm土层降低1.8℃ 左右。保持土壤温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果树正常的生理活动。
4、防止水土流失。白三叶致密的植被和发达的根系,能防止土壤遭受风雨的侵蚀和土流失,从而对土壤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5、增强生物防治能力,减少病虫发生。由于种植白三叶草改善了果树的生长环境和营养条件,从而使果树抗病力增强,特别是对果树腐烂病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白三叶有利于红蜘蛛、蚜虫等害虫天敌的生存和繁育,使虫害发生率明显下降。此外,白三叶是良好的蜜源植物,开花早(4月初)、花期长(约5个月),有利于吸引蜜蜂等授粉昆虫,从而提高果树的授粉率。
6、提高果树产量和质量和品质。实验证明,上述多种因素作用可使果树花序数提高3-6%,花序坐果率提高6-15%,单果重提高2-4%,苹果增产15-30%;苹果的可溶性糖提高10%左右,还原糖提高7.0-10%,蔗糖提高25%左右。
7、果牧结合发展,提高综合经济效益。白三叶是食草类畜禽优质饲草,产量和营养价值高。白三叶的营养成分优于很多豆科牧草,鲜草的粗蛋白含量为29.8%,全株为19.3%,混合牧草的粗蛋白含量为16%,另外还含有大量氨基酸和维生素B1、B2、C、E和K等,干物质消化率可达80%。实验证明,在混播的折三叶草地终日放牧,不补任何精料,黄牛可日增重902克。四川农学院把白三叶加入奶牛的日粮中,用以取代粗饲料,三天后即提高产奶量11.8%,净收益增加23.7-34.6%。为防止牛羊发生食用豆科类牧草常见的泡沫性膨胀病,采用白三叶作饲草时,一定要和其它非豆科类牧草混喂;在放牧区,白三叶应与其它禾本科草(如黑麦草)合理混播,同时不在雨天或露水较大的时候放牧,牧后不要主牧畜大量饮水。
二、白三叶的生长特性1、多年生长。白三叶属宿根性植物,如管理适当,可持续生长7年以上。
2、耐荫性较好。能在30%透光率的环境下正常生长,适宜在果园种植。
3、侵占性强。成坪后具有较发达的侧根和匍匐茎,与其它杂草比有较强的竞争力。
4、适应范围广。具有一定耐寒和耐热能力,对土壤PH值适应范围达到4.5-8.5,可以在我国广大南北方地区生长。
5、观赏价值高。在我国华北地区,绿期可长达270天左右 ,开花早,花期长,叶形美观,成坪后可获得良好的景观效果。
三、白三叶的栽培措施
1、播种时间。白三叶最佳播种时间是春秋两季,最适生长温度为19-24度。春季种可在3月中、下旬,气温稳定在15度以上时即播种。秋季播种一般从8月中旬开始至9月中、下旬,秋季墒情好,杂草生长势弱,有利于白三叶生长成坪,因此较春季播种更为适宜。
2、土壤处理。播种前需将果树行间杂草及杂物清除,翻地20-25厘米深,将地整平,墒情不足时,翻地前应灌水补墒。
3、播种方式。果树行间种植;可以单播白三叶,也可与黑麦草按1:2的比例混播;可撒播也可条播,条播时行间留15厘米左右;播种宜浅不宜深,一般为0.5-1.5厘米。建议白三叶每亩用种量0.5-0.75公斤。苗期应适时清除杂草,以利白三叶成坪。
4、水肥管理。白三叶属豆科植物,自身有固氮能力,但苗期菌尚未生成,需补充少量的氮肥,待成坪后则只需补磷、钾肥。苗期应保持土壤湿润,成坪后如遇长期干旱也需适当浇水。
5、刈割。当高度长到20厘米左右时进行刈割,一年可刈割2-4次;刈割时留茬不低于5厘米,以利再生;割下的可就地株间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