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拉非集团购入智利巴斯克酒庄(Vina Los Vascos),从此巴斯克酒庄进入罗斯柴尔德旗下之后,即在吉尔伯特·洛克芒(Gilbert Rokvam)的督导下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吉尔伯特曾于1983到1994年之间任罗斯柴尔德拉菲堡的技术总监):将现有的葡萄品种与新葡萄重新组合栽种、钻井而取得水源,在葡萄园中建起气象站;为适应发酵与陈放的需要,酒庄一步步扩大规模并引进一系列现代化设备,其中包括购买不锈钢发酵槽与气压式压榨机以及橡木桶。随着葡萄的慢慢成熟,巴斯克顶级特藏与巴斯克十年的产量都有所增长。最近几个年份的酒具有出色的集中度与细腻口感。酒庄的新建项目中最后一项是建造一个传统智利建筑风格的接待酒店。
巴斯克葡萄酒公司于80年代初成立,向世界各地出口本酒园酿制的葡萄酒,主要市场为美国、德国、日本、墨西哥等全球25个国家。
自1947年起,费尔南多·埃切尼克·齐格斯(Fernando Echenique Zegers)组织并改良佩拉里奥(Peralillo)地区的葡萄酒生产,通过整治土地,铺设储水灌溉系统,建造酒窖及水泥酿酒槽等一系列推动工作,命名为“科纳特娜”(Canetenes)的葡萄酒在很短时间内即获得了成功。葡萄园发展到350公顷,但1970年进行的土地改革没收了这些大酒庄的土地,抑止了葡萄酒的发展。70年代中期,埃萨吉雷-埃切尼克(Eyzaguirre-Echenique)家族买回被没收的葡萄园,在重新整合的土地上开展起复兴工程,重新栽种葡萄,铺设排水系统。为了纪念历史上曾在这里开垦耕耘过的先人,果园于1981年定名为巴斯克葡萄园。1988年,罗斯柴尔德拉菲集团接手酒庄时,酒庄已拥有土地面积2200公顷,葡萄种植面积220公顷。
通过深入研究智利别具特点的土壤气候而酿造出具有当地风情的美酒,拉菲在智利发展葡萄园正是出自这一心愿。在决定收购巴斯克之前,集团的技术小组走访了多处酒庄以比对各处的风土,选定巴斯克的原因是其地理位置与当地小气候条件优越:近太平洋,日照与水资源充足;靠近佩拉里奥的卡涅坦(Caňeten)山谷中,夏季傍晚有着来自海岸(离太平洋的最近距离仅为40公里)的凉爽微风,冬季降雨量大,罕见霜冻。海拔300米的山坡,土壤条件好,半干的土质与气候条件为创制独具风味的顶级佳酿提供了理想的自然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