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德(RIDER)--牧草型红三叶是建植速度最快的豆科牧草品种之一,再生性好,固氮能力非常强,营养价值高,并且能够在酸性土壤上良好生长。
瑞德为豆科多年生优良牧草,属长日照牧草,耐荫性相对较弱,在短日照条件下,分蘖能力强,但是不会开花结实,一般情况下,每天的光照时间达到12小时以上时,才能够开花结实,光照时间不足10小时,则较难形成花蕾。在土壤肥沃富含钙质的土壤中生长状况最佳,粉沙壤土、粘壤土亦可种植,并且能够在酸性土壤(PH值6左右)上良好生长,瑞德还可以忍耐短期的水淹,而不会对其生长发育造成任何影响。与紫花苜蓿一样,瑞德也具有根瘤,能够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素,因此只需要极少的氮肥,甚至不需施用氮肥,只要有充足的磷、钾肥供应,即可获得很高的产量。
瑞德富含各种营养物质,饲用价值很高,其总消化养分和净能甚至高于紫花苜蓿,是猪、牛、羊的优质牧草,可以刈割后青贮、调制干草或烘干,也可以与禾本科牧草混播进行放牧利用,瑞德能够很好地与鸭茅和猫尾草等禾本科牧草混播。根据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以及栽培管理等人为条件的不同,瑞德每年可刈割3-4次,在阳光充足,水肥条件良好时,鲜草产量可达5-10吨/亩。
瑞德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在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短期生长最为适宜,中国各个省区均可种植,但最适宜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年降水量为1000毫米左右的地区栽培,在年降水量不足600毫米的短期种植时,为获得高产,应在每次刈割后结合灌溉。种子在1-2℃时萌发,2-3℃时开始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15-25℃。
瑞德的种子细小,整地宜精细,土质黏重雨水较多的地区应有一定的排水设施,同时,为了保证瑞德高产稳产的特性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深耕翻土、加深耕作层和培肥土壤是必要的,因此播种前要以深耕并施用基肥为好,基肥(最好是腐熟的厩肥)施用量为1000公斤/亩,最好能够混合施用20-25公斤/亩的钙镁磷肥。瑞德应在春季地面温度稳定在12-15摄氏度时播种,播种方式为条播,行距为20-30厘米,播种深度以1-2厘米为宜,刈割利用时的播种量为1-1.5公斤/亩,初次种植时应接种根瘤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