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三叶-海法 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L.)是温带地区种植的最重要的多年生豆科牧草之一。白三叶不仅本身是一种非常高质量的牧草,还能给混播的禾本科牧草提供氮肥,促进它们的生长。
白三叶海法的叶层一般高15-25厘米,高的可达30-45厘米。主根较短,但侧根和不定根发育旺盛。株丛基部分枝较多,通常可分枝5-10个匍匐茎,一般长30厘米左右,最长可达70厘米。叶互生,三出复叶,叶片为倒卵形至倒心形,叶面具 V 字形斑纹或无;小花为白色,有时带粉红色。荚果倒卵状长形,含种数常为3-4粒;种子肾形,黄色或棕色,千粒重0.4-0.6克。
白三叶海法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不耐干旱和长期积水,但它的抗旱性比其它白三叶品种都要强。最适宜于生长在年降水量为800-1200毫米的地区种植。种子在日平均温度达到1-5℃时便可开始萌发,最适生长温度为19-24℃。在冬季积雪厚度达20厘米,积雪时间长达1个月,气温在-15℃的条件下,能够安全越冬。在7月份平均温度 ≥35℃,短暂极端高温达39℃时,仍能安全越夏。
白三叶海法茎叶柔软细嫩,适口性好,营养丰富,是猪、鸡、鸭、鹅、兔、鱼的优良青绿多汁饲料,也是牛、羊、马优质饲草。属于一种刈牧兼用型牧草,耐践踏,耐刈割,再生性好,东北地区年可刈割2-3次,华北3-4次,华中和西南4-5次。每亩鲜草产量4500-6000公斤。种子有自落自生特性,由此白三叶海法草地寿命很长,一般在10年左右,高的可达百年以上。
白三叶海法已被广泛应用于亚洲、非洲、澳洲和美洲,在独联体国家、澳大利亚、英国、美国、新西兰、荷兰、日本等均有大面积种植。在我国中亚热带及暖温带地区均可种植,在四川、贵州、云南、湖南、湖北、广西、福建、吉林、黑龙江等省区均有野生白三叶分布,在东北、华北、华中、西南、华南、新疆和甘肃等省区均有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