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 系 人:浒小姐
联系电话: 0769-38805095
手 机: 13798713035
联系传真: 0769-85495245
电子邮件: 1069467608@qq.com
QQ:1204585301
H68黄铜有极为良好的塑性和较高的强度,可切削加工性能好,易焊接,对一般腐蚀非常安定,但易产生腐蚀开裂。为普通黄铜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个品种。H68黄铜性能与H70极相似,但冷作时有,“季裂”倾向,用作复杂的冷冲件和深冲件,如波纹管。
化学成份 铜 Cu :67.0~70.0
锌 Zn:余量
铅 Pb:≤0.03
磷 P:≤0.01
铁 Fe:≤0.10
锑 Sb :≤0.005
铋 Bi:≤0.005
注:≤0.3(杂质)
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 σb (MPa):≥370
伸长率 δ10 (%):≥15
伸长率 δ5 (%):≥18
注 :棒材的纵向室温拉伸力学性能
试样尺寸:直径或对边距离5~12
H68黄铜热处理规范:热加工温度750~830℃;退火温度520~650℃;消除内应力的低温退火温度260~270℃
黄铜是主要由铜和锌形成的合金,用途甚广,其性质取决于铜和锌的比例。含铜达63%以上的黄铜,可以冷加工,可以退火,有延展性;而含铜较少、含锌较多的合金,则应热加工,强度较高。
我们不知道古人用什么方法来锌矿或菱锌矿,对古代使用黄铜的情况也不太清楚。锌的沸点比铜低,在加热铜时,木炭也会加热锌矿,很难不让锌蒸发掉。罗马人可能是最先大规模使用这种方法的人,但是熔炼青铜的匠人可能在此以前已无意中生产出了黄铜,因为锡与锌的区别,最初是不清楚的。我们应该注意,《圣经》里提到的黄铜,实际上都是青铜;称为哀斯的罗马硬币,也是用铜或青铜铸的,而不是用黄铜铸的。使事情变得复杂的是,他们确实曾利用黄铜来铸币,但是起初黄铜比铜或青铜都更昂贵。
然而从中世纪起,在其未用来作壶和盘之前,黄铜是一种奢侈品,只用来做纪念性的墓碑之类的东西。从约公元1230年起,黄铜制品在欧洲流行了约300年之久,因为它们比大型的雕塑品便宜得多。死于1231年的威尔普大主教的铜像,是人们所知的用黄铜制作的最早的铜像。铸造黄铜制品的过程是这样的:先把粉碎的锌矿和木炭跟铜块混合起来加热,使锌和铜结合在一起,再加热使合金熔融,然后将铜液灌入铸模。英国最早的黄铜器是进口的,主要是从图尔内进口。委托人可以从图尔内订购已经装在漂亮的底板或大理石底座里的完整的墓碑。制作铜制墓碑的办法,是先铸好铜像,通常还要铸好周围挑棚的剪影,再把它放在预制的石板里,用刀子在铜像上面刻出人的细部。有时铜像的手和面部要使用雪花石膏或其他镶嵌材料。铜像安全做好后,用装在铅栓里的暗销固定在石头底座上。铜像本身放在一层沥青上。很大的铜像就分段铸造,然后接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