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份2009
2009气候条件无懈可击。春天长而凉爽,一直到葡萄成熟时,甚至到四月底,天气稳定而干爽,气温热得适中合度。理想的天气条件非常利于卡本妮苏维翁和马尔贝克葡萄的成熟生长。
酒液呈深湛的紫红色。酒气中散发着红果的香味;又因沉浸在法国特有的橡木桶里,因此也蕴含着着香草、香料和咖啡的香气。
入口时,单宁质感宜人,结构均衡,细致柔和,
此款酒深沉、果香馥郁,可实时开始饮用(2010年10月),或是再经过三、五年的陈酿,风味更佳。
葡萄品种:马尔贝克40%至60%,卡本妮苏维翁40%至50%橡木桶陈年:橡木桶陈放12个月(其中20%为新橡木桶)平均年产量:3万箱 酒庄历史
两片土地、两个家族、两类文化联手之作1988年,拉菲集团与阿根廷的卡氏(Catena)家族共同产生出一个美妙的想法:酿造一支独具风味的美酒,将两种最具代表性的葡萄(马尔贝克与卡本妮苏维翁)相结合,完美地体现出法国的浪漫和阿根廷的奔放。
卡氏家族的酿酒已有三代,因此它提供的是他们在棉多萨地区高纬度土地颇具代表性的马尔贝克葡萄。罗斯柴尔德家族则贡献出他们具有百年历史的优质卡本妮苏维翁的种植、酿造和陈酿工艺,还有他们在混合不同葡萄品种、酿制极品佳酿方面的专业技术。
双方从1999年起开始进行交流和甄选,第一款“凯洛”由2000年收成的葡萄酿制而成。最初几个年份葡萄酒的成功让酒庄于2003年又酝酿出了另一款新酒:“安第斯”,与凯洛相同,安第斯在阿根廷与波尔多风格之间建立了一种和谐的平衡。之后,从2010年份开始,酒庄为了体现阿根廷葡萄园的典型风格,选用了单一的马尔贝克葡萄品种酿制了“拉菲爱汝”这款葡萄酒。
凯洛酒窖位于棉多萨地区中心地带,自2003年份起的葡萄酒均在此酿制而得,酒窖的建设也是凯洛工程中的重中之重。为了扩大酒窖,并让酿酒车间向外界开敞,酒庄也对历史悠久的建筑物和花园进行了整修,这也是原工程项目的尾声。
凯洛酒庄葡萄园
精选的土地培育出最适合混合的两种葡萄
为奠定两个家族合作的基石,拉菲集团与卡氏酒庄从合作初期开始就精心选择地块。旨在挑选出能产出最适合混合马尔贝克与卡本妮苏维翁的土地。
现在,凯洛的葡萄树选自卡氏家族的葡萄园并补充了棉多萨地区优质葡萄园的葡萄,以高品质的马尔贝克而闻名,特别是年龄较老的马尔贝克。马尔贝克产自树龄超过30年的葡萄树,位于海拔800至1400米之间的维斯塔巴 、孔苏塔、图蓬加托和阿格列罗的地区。卡本妮苏维翁产自树龄超过20年,种植于海拔950至1150米之间的阿格列罗与孔苏塔的葡萄树。
对于马尔贝克来说,微气候和土质发挥着重要作用。土壤的海拔高度和朝向至关重要——海拔越高,温度就越低,高温的季节也就越短。凯洛酒庄主要在四大地区内种植马尔贝克:
• 胡塔拉利和图蓬加托位于海拔1400米处,高温季节时长较短,葡萄成熟较为困难。这里所出的马尔贝克的特点是紫色浓郁,有着更为偏向花卉、茴香、香脂以及红樱桃的香气。
• 维斯塔巴是一片植有老葡萄藤的土地,位于海拔1150米以上,天气较为凉爽。这一地方产出的葡萄酒带有黑色水果的香气,如黑樱桃、李子干,单宁非常细腻,复杂感强。
• 阿格列罗(950米)地区的土壤更深且更加温暖,这里产出的马尔贝克色黑、强劲且圆润,有黑色水果,如桑椹、黑李子的香气
• 孔苏塔(980米)的土壤比较特殊,较冷,且更为砂质,多风。这里的马尔贝克颜色很紫,有着香脂的芳香。
自2009年起,凯洛酒庄也开始种植新葡萄藤,未来也将会对现有葡萄进行补充。
酒庄由埃斯戴拉•佩里内蒂管理,拉菲集团技术总监埃里克•科勒先生对技术进行总体监管。
凯洛酒庄位于棉多萨地区中心地带的酒窖始建于1884年,现已完全翻新。
每串葡萄都由手工采摘,精心挑选后去梗压榨,按传统方法进行循环式发酵,之后根据葡萄品种和年份进行不同时长的浸皮过程。每个年份的酒均在橡木桶中进行陈酿。两种年份的酒的陈放时间不同:凯洛18个月,安第斯12个月。所用橡木桶全部来自罗斯柴尔德拉菲集团自己的造桶厂。陈放期间,通常在9月/10月进行第一次滗酒,这是评估年份及最终混合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时刻。
马尔贝克是一种富有果香的葡萄品种,味道浓郁而丰富,与卡本妮苏维翁的独特结构和优雅风格相得益彰。得益于高海拔的土壤资源,这两种葡萄实现了完美融合,长期陈放获得更为优雅和复杂的酒体结构。
六个环节影响葡萄酒质量
A、葡萄园
因为葡萄是一种对于种植条件非常敏感的植物,即使各个葡萄园的种植位置非常相近,其出产的葡萄原料的品质也会由于各种微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影响而有很大区别。因此,这里所考虑的种植条件,主要是在不同的葡萄园区之间进行比较。而在我国烟台13个县市及烟台周边各地区拥有大量优质的葡萄种植基地。
B、葡萄原料
年份:葡萄是多年生植物,由于各个年份的气候差异,不同年份的葡萄浆果质量会有区别,进而造成不同年份的葡萄酒质量有高下之分。一个好的酿酒葡萄生产年份应该符合这样的要求:在葡萄生长发芽的春夏季要有充分而均匀的雨水,而在葡萄浆果成熟的秋季则要求充分的日照条件,促成糖分和其他芳香物质的集中。
要注意的是,年份绝不是越久远越好。譬如按照国内的一份调查研究结果,在最近的五年中,2002年出产的葡萄明显好于此前的2001年。
C、酿造工艺
原酒:葡萄采摘回来后被破碎,不同级别的葡萄被放入各自对应的不锈钢发酵罐进行发酵,经过一个月左右形成“原酒”。这一阶段葡萄酒的微妙变化,取决于酿酒师对葡萄酒直觉的敏感和过人的天赋。
D、橡木桶陈酿
酒庄酒及解百纳的原酒必须在橡木桶中进行陈酿,以吸收橡木自身的单宁酸等芳香物质,并完成酒液氧化的过程。橡木桶出产地:不同地区出产的橡木在芳香物质含量等方面有很大差异,因此不同级别的葡萄酒陈酿采用的橡木桶是不一样的。法国Alier地区出产的橡木桶是全世界酿造优质葡萄酒的首选,而我国目前据说张裕葡萄酒采用这一地区出产的优质橡木桶来酿造“大师级”的精品葡萄酒。
E、调配
葡萄酒原酒陈酿结束之后要进行调配,这一过程对于葡萄酒的品质会产生至关重大的影响。经验丰富的酿酒师会在同一年份的酿酒槽中,选出品质最佳、最有潜力的原酒,再予以混合,让酒变得更加和谐、丰富多变。那些被选中成为“大师级”的葡萄酒,除了在理化指标上要符合国家标准对优质葡萄酒的高要求之外,在成品酒颜色、干浸出物及感官指标上,也必须让挑剔的酿酒师完全满意。
F、瓶贮
调配完成之后,葡萄酒会被灌装入瓶。为了让它在缺乏氧气的环境下完成出厂前的最后一道酒香形成工序,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瓶贮过程。而瓶贮的时间和环境也列入分级的考察指标。
协调性
在“你的葡萄酒语言”中谈到的三个词——甜味、酸味和丹宁酸——代表了葡萄酒的三种主要成分(部分)。第四种是酒精。酒精首先是我们喜欢喝葡萄酒的一个原因,其次,它是葡萄酒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协调性是四种成分之间的关系。如果没有一种味道特别突出,如涩口的丹宁酸味或太多的甜味,那么这种葡萄酒就具有协调性。对大多数人来讲,多数的葡萄酒都具有协调性。但是如果你有特别不喜欢的食物——如果你真的不喜欢酸的东西,或者你从来没有吃过糖果——你可能觉得一些葡萄酒没有协调性。如果你觉得它们没有协调性,那么对你来说,它们就不具有协调性。
丹宁酸和酸是葡萄酒中的硬性成分(它们使葡萄酒的味道更强、更烈),而酒精和糖(如果有的话)则是葡萄酒中的软性成分。葡萄酒的协调性就是硬成分与软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是质量的指示
长度
当我们描述葡萄酒的长和短的时候,我们指的不是瓶子的大小或我们多久可以喝光一瓶酒。长度是用来描述葡萄酒在味觉经过的过程的词——你的舌头可以从头到尾地品尝到它——而不会在品尝的过程中中途停止。一种具有长度的葡萄酒会触碰到你舌头卜分管品尝各种味道的部分。现在有很多葡萄酒在味觉上很靠前——当你刚尝到它的时候,你的印象会很深——但是很短。长度无疑是质量的标志。
深度
这是另一个描述高质量葡萄酒的主观的、无法测量的修饰语。如果葡萄酒的味道不单一,在口中的感觉不是单一的,而是具有潜在的层次感,那么我们说这种葡萄酒有深度。一种口味单一的葡萄酒绝不会是绝妙的葡萄酒。
味道层次感
一种简单的、味道单一的葡萄酒没有什么错,就像霍默辛普森(HomerSimpson)有问题一样——两者原本就是如此。但是,不断展示出不同的侧面,总是给你一种新的香气或印象的葡萄酒——具有味道层次感的葡萄酒——通常被认为是质量更好。一些专家特别用“味道层次感”一词来表示葡萄酒的芳香或香气,而其他人则用它来表示一种更整体的感觉,指一种葡萄酒给你的整体印象。
余味
在你咽下葡萄酒后,葡萄酒在你的口腔后部和咽喉处留下的感觉就是余味或余韵。在好的葡萄酒中,你仍然能够感觉到它的香气——如水果味或香料味——在你的口腔后部和咽喉处。因为一些葡萄酒的酒精含量很高,它的余味可能是辣味,或者因为葡萄酒内含有丹宁酸,所以其余味是苦味——两者都是不足之处。或者,在你喝下一种葡萄酒后,它可能根本就没有什么余味。
典型性
要鉴定一种酒是否真的属于某一类,你必须了解这一类是什么样的。你必须了解由不同种类的葡萄酿制的葡萄酒或世界一流产区的葡萄酒的合乎规范的特性。(例如,卡百内.索维农葡萄的特色是具有一种芳香和黑醋栗的香味,法国的一种被称为普宜气泡的白葡萄酒有一种淡淡的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