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该泵为予应力臂涨拉及桩基检测专用,换向阀控制千斤顶的伸缩,充油后调节调压阀 7 可逐级缓慢升压,到使用压力(小于等于安全压力后)停电机保压。缓慢逐级卸压时,逆时针调节卸载阀9,完成工作后,拧紧9手动换向回程,适当逆时调节调压阀7,再开始下一级循环。 |
![](http://dztyyy.com/cp/cp24.jpg) DBS-TXY原理图
DBS-TXY结构简图 1、油箱2、出油口(2-M14X1.5或2-JZT-Φ6胶管插座)3、34CZM手动换向阀4、压力表 5、电 机6、安全阀7、调压阀8、手 把9、卸荷阀10、油 窗11、标 牌12、放油螺
![](http://dztyyy.com/cp/cp26.jpg) 手提泵 DBD0.7L结构简图 手提泵DBD0.7L原理图 1、高压泵2、出油口(M14X1.5或JZT-Φ6胶管插座) 3、注油口4、压力表5、提 手6、电 机7、卸载阀
![](http://dztyyy.com/cp/cp27.jpg) 手提泵DBS0.7L结构简图 手提泵DBS0.7L原理图 1、高压泵2、集成块3、注油口(M14X1.5或JZT-Φ6胶管插座) 4、34CZM换向阀5、压力表6、提 手7、电 机
![](http://dztyyy.com/cp/cp28.jpg) 手提泵DBS0.7L-Y结构简图 手提泵DBS0.7L-Y原理图 1、高压泵2、出油口(2-M14X1.5或JZT-Φ6胶管插座) 3、注油口4、34CZM换向阀5、压力表6、电 机7、提 手
|
DSD结构简图1、安全阀2、 出油口(M14X1.5或JZT- 6胶管插座) 3、卸荷阀 4、压力表 5、电 机 6、空气滤清器 7、手把 8、高压泵 9、油窗 10、低压滤油器 11、低压泵 12、放油螺 13 油箱 |
![](http://dztyyy.com/cp1/syym.jpg) ![](http://my.b2b.makepolo.com/misc/editor/themes/common/anchor.gif) |
4.1 工作介质为YB-N32液压油,环境温度低于10 时建议使用低粘度的航空液压油,环境温度高于40 时,可改变YB-N46号液压油。严禁用含水或对钢有腐蚀性的介质。 4. 2 工作中油箱的液面应始终保持在油标中心线以上,以防止油泵吸空。 加油时应用120目滤网过滤 经常使用时,每两个月清洗一次滤油器,半年清洗一次油箱,同时更换新油。根据油泵工作的实际情况可缩短清洗和换油周期。 4.3 油泵正常工作油温为20 50 ,油温过高应采用冷却措施,油温过低加温或低压运转来提高油温。 4.4 初次工作时,需将卸荷阀打开,电机点动数次,待泵排空完成,出油正常后方可投入工作。不带卸荷阀的,将换向阀手柄扳到中位完成以上操作。 4.5 本泵出厂时集成块上安全阀的压力已调定,不得私自调高,据实际工况可适当调低。 4.6 另外加装的调压阀的压力根据所需,在额定压力内随时调定。 4. 7 另外加装的卸荷阀在卸荷到10MPa时,由于设置了阻尼,回零较慢,可用换向阀卸荷。 4.8 用户选配的高压胶管出厂时,均经过额定压力1 25倍的耐压试验。由于胶质的老化,用户长期使用时,应注意定期检查,半年检查一次。做耐压试验时,发生渗漏,凸起或爆破情况下,必须更换。使用时,应避免出现急弯,同时不可离胶管太近,以防爆破甩起伤人。固定场合,可用钢管代替。 4.9 该泵每年检修一次,全部零件用汽油清洗干净,注意保护各配合表面及各密封件,装配后,各运动件应灵活无卡阻。 4.10 故障分析与排除:
故障现象 |
故障原因 |
排除方法 |
压 力 不 足
|
1 溢流阀调整压力低 2 溢流阀磨损 3 卸荷阀钢球破损或阀座磨损 4 接口处卸漏 5 压力表损坏失真 |
1 调高溢流阀压力 2 更换溢流阀 3 更换钢球或阀座 4 紧固接头或更换密封件 5 更换压力表 |
高 压 流 量 不 足 |
1 滤网堵塞 2 柱塞或弹簧损坏 3 局部卸露 4 液位过低油泵吸空5高压泵没能完全排空 6 吸排油阀故障 7 油温过低,造成吸油困难 8 油温过高,粘度下降,造成泵的损坏 |
1 清洗 2 更换弹簧或柱塞副 3 坚固接头更换密封件 4 加油 5 首次使用前或更换油液后,使电机反转1分钟或点动数次 6 更换吸排油阀 7 控制油温在20~50℃之间 8 换泵 | 4.11 特别注意 : 1)先加油后检查联接件是否可靠,无误后接线试运转。 2)电机必须可靠接地 3)双极泵接线时注意电机正反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