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产主要研究时间和效率 , 精益生产注重提升系统的稳定性 ,50 多年来精益生产的成功案例已证实::
·精益生产让生产时间减少 90%;
·精益生产让库存减少 90%;
·精益生产使生产效率提高 60%;
·精益生产使市场缺陷减少 50%;
·精益生产让废品率降低 50% ;
·精益生产让安全指数提升 50%。
制造业经常面临的问题
·产能不够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不能按时按量交货
·人员效率低下
·库存太高,积压资金
·质量无法满足客户要求
·生产成本太高
·问题重复发生,每日忙于救火
·研发能力不够,量产时浮现大量问题
·供应商无法准时保质保量交货
以上这些问题的解决之道——精益生产:
精益生产通过消除企业所有环节上的不增值活动,来达到降低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和改善质量的目的。
[3]
编辑本段精益生产的优势及意义
与大量生产方式相比,日本所采用的精益生产方式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所需人力资源--无论是在产品开发、生产系统,还是工厂的其他部门,与大量生产方式下的工厂相比,最低能减至1/2;
2、新产品开发周期—最低可减至l/2或2/3;
3、生产过程的在制品库存—最低可减至大量生产方式下一般水平的1/10;
4、工厂占用空间—最低可减至采用大量生产方式下的1/2;
5、成品库存—最低可减至大量生产方式下平均库存水平的1/4;
精益生产方式是彻底地追求生产的合理性、高效性,能够灵活地生产适应各种需求的高质量产品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其基本原理和诸多方法,对制造业具有积极的意义。精益生产的核心,即关于生产计划和控制以及库存管理的基本思想,对丰富和发展现代生产管理理论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编辑本段支柱与终极目标
“零浪费”为精益生产终极目标,具体表现在PICQMDS七个方面,目标细述为:
(1)“零”转产工时浪费(Products·多品种混流生产)
将加工工序的品种切换与装配线的转产时间浪费降为“零”或接近为“零”。
(2)“零”库存(Inventory·消减库存)
将加工与装配相连接流水化,消除中间库存,变市场预估生产为接单同步生产,将产品库存降为零。
(3)“零”浪费(Cost·全面成本控制)
消除多余制造、搬运、等待的浪费,实现零浪费。
(4)“零”不良(Quality·高品质)
不良不是在检查位检出,而应该在产生的源头消除它,追求零不良。
(5)“零”故障(Maintenance·提高运转率)
消除机械设备的故障停机,实现零故障。
(6)“零”停滞(Delivery·快速反应、短交期)
最大限度地压缩前置时间(Lead time)。为此要消除中间停滞,实现“零”停滞。
(7)“零”灾害(Safety·安全第一)
精益生产终极目标
编辑本段精益生产之管理工具
看板作为精益生产的一种核心管理工具,可对生产现场进行可视化管理。一旦出现异常可在第一时间通知相关人员并采取措施解除问题。
精益生产之管理看板
编辑本段原则
原则1:消除八大浪费
企业中普遍存在的八大浪费涉及:过量生产、等待时间、运输、库存、过程(工序)、动作、产品缺陷以及忽视员工创造力。
原则2:关注流程,提高总体效益
管理大师戴明说过:"员工只须对15%的问题负责,另外85%归咎于制度流程".什么样的流程就产生什么样的绩效。改进流程要注意目标是提高总体效益,而不是提高局部的部门的效益,为了企业的总体效益即使牺牲局部的部门的效益也在所不惜。
原则3:建立无间断流程以快速应变
建立无间断流程,将流程中不增值的无效时间尽可能压缩以缩短整个流程的时间,从而快速应变顾客的需要。
原则4:降低库存
需指出的是,降低库存只是精益生产的其中一个手段,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和降低成本,而且低库存需要高效的流程、稳定可靠的品质来保证。很多企业在实施精益生产时,以为精益生产就是零库存,不先去改造流程、提高品质,就一味要求下面降低库存,结果可想而知,成本不但没降低反而急剧上升,于是就得出结论,精益生产不适合我的行业、我的企业。这种误解是需要极力避免的。
原则5:全过程的高质量,一次做对
质量是制造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检验只是一种事后补救,不但成本高而且无法保证不出差错。因此,应将品质内建于设计、流程和制造当中去,建立一个不会出错的品质保证系统,一次做对。精益生产要求做到低库存、无间断流程,试想如果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后面的将全部停止,所以精益生产必须以全过程的高质量为基础,否则,精益生产只能是一句空话。
原则6:基于顾客需求的拉动生产
JIT的本意是:在需要的时候,仅按所需要的数量生产,生产与销售是同步的。也就是说,按照销售的速度来进行生产,这样就可以保持物流的平衡,任何过早或过晚的生产都会造成损失。过去丰田使用"看板"系统来拉动,现在辅以ERP或MRP信息系统则更容易达成企业外部的物资拉动。
原则7:标准化与工作创新
标准化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标准化并不是一种限制和束缚,而是将企业中最优秀的做法固定下来,使得不同的人来做都可以做得最好,发挥最大成效和效率。而且,标准化也不是僵化、一成不变的,标准需要不断地创新和改进。
原则8:尊重员工,给员工授权
尊重员工就是要尊重其智慧和能力,给他们提供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为企业也为自己做得更好。在丰田公司,员工实行自主管理,在组织的职责范围内自行其是,不必担心因工作上的失误而受到惩罚,出错一定有其内在的原因,只要找到原因施以对策,下次就不会出现了。所以说,精益的企业雇佣的是"一整个人",不精益的企业只雇佣了员工的"一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