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工艺流程
原料炭化料—破碎—筛选—活化—破碎—筛选—合格炭(可包装)—酸洗—水洗—脱水干燥—成品炭
工艺操作:
1.原料准备:斯列普炉所用的原料炭必须具有一定的粒度、强度和重度,以便原料在活化道中能够顺利地向下运动,不能发生棚料、膨炉现象。同时要灰分尽可能地低,以免炭可能灰化,在活化道上产生结瘤现象,阻止物料向下运动。对于椰壳或杏壳等硬质炭为原料生产活性炭时,粒度要求在3~10目之间,对于其他的物料最小不能小于20目。约一毫米。小于1毫米的不能大于1%,灰分不能高于3%。
2.活化:物料的流程。原料从粉碎好的车间运到斯列普炉上的料槽中,借助于重力的作用沿活化道缓慢地向下移动。先后经过预热段、补充炭化段、冷却段,最后由下料口预出。炭在预热段的作用是提高炭的温度,出去多余的水分。在补充炭化段的作用是被高温活化气体间接加热。使炭的温度不断提高。进行补充炭化。在活化段,活化道与活化气体道垂直方向相同,炭与活化气体直接接触进行活化。在冷却段,产品的热量通过炉壁进行自然冷却。
蒸汽—气体混合物流程,活化炉的左、右半炉由上联烟道与蓄热室相连通,左右半炉由下联烟道连通。
当关闭左半炉的烟道时,左半炉的蓄热室,底部通入蒸汽,蒸汽上升与上部被加热的格子砖进行热交换。其蒸汽温度由135度提高到1000至1100度左右。此时,蒸汽从左蓄热室的顶部的上联烟道进入左半炉,然后蒸汽气体混合物自上而下的曲折运动到下联烟道。在这个过程中,高温水蒸气与物料直接接触,进行活化,活化过程是吸热反应,所以炉温是不断下降的,因此习惯上也称之为冷却半炉,也称为蒸汽活化半炉。活化反应中产生大量的气体如一氧化炭、氢气等也随着蒸汽的流向,从下联烟道进入到右半炉。
混合气体进入右半炉后,产生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量,提高右半炉的温度,因此,右半炉也称为加热半炉。这半主要是烟道气活化。最后燃烧到烟道气从上联烟道时入蓄热室,这时在上联烟道上给与充足的空气。是混合物充分燃烧,将蓄热室下的烟道排入烟囱。完成这个操作周期是半个小时。然后进行交换。进行右半炉操作。右半炉的操作同上,只是将上面的左字改成右字,右字改成左字在交换时,依次完成下列操作。
打开左半炉的空气阀,关闭右半炉的空气阀;
打开右半炉的蒸汽阀,关闭左半炉的蒸汽阀;
打开左半炉的烟道阀,关闭右半炉的烟道阀;
在冷却半炉中,也需要通入少量的空气,一方面防止炉内混合气体压入空气管,另一方面使炉内产生的煤气部分燃烧放出热量以补偿热量的损失。所以活化阶段的温度能够保持在850~950度。为防止空气从其他部位进入炉内,产生局部过热,炉内应保持一定程度的正压。一般在10~5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