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增长剂气肥是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生产,属换代第六代产品(一代、二氧化碳发生器;二代、布点吊袋;三代、吊桶;四代、二氧化碳发生剂;五代、二氧化碳灭菌康),是国家重点推广高新技术措施之一,目前国内唯一正式登记产品,这项气肥的发明和生产,克服了过去二氧化碳气施肥“布点吊袋,稀释硫酸,投放硫酸”操作不便的缺陷,是日光温室蔬菜生产中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高新气肥。投放市场以来,深受广大农民的信赖与好评。
日光大棚温室蔬菜的二氧化碳饱和点一般可达1000PPM左右,但由于保护设施的密闭环境,使大棚内外的气体交换受到限制,作物白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使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急剧下降,最低时可降至90PPM以下,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严重不足,而使作物光合作用因二氧化碳的缺乏受到抑制,从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最终产量。因此在大棚内适量补充二氧化碳(CO2),能够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效率,促进生长发育,增加雌花的分化量,而且还可以加大果实的负载量,提高蔬菜的品质和前期产量。据测试表明,若将大棚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增至1000PPM时,黄瓜可增产42%,芹菜增产50%,蕃茄可增产35%,其他各种蔬菜也同样可增产14-45%左右。在科学生产上必须设法增加大棚内的二氧化碳的浓度,从而满足蔬菜等作物光合作用所需。
二氧化碳增长剂为淡黄色粉末状,使用时将该品和适当的潮湿的土或细砂拌均,撒到植物的根部周围或背垅的两边上,就能持续15-20天缓慢释放供给作物二氧化碳和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根部叶部双吸收,使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可保持在1000PPM以上,增强光合作用,提高叶绿素含量,促进新陈代谢,使枝叶肥大,植物健壮,提前开花保果,增加雌花,无烂果,无病害,并能驱避蚜虫,蓟马,白粉虱,潜叶蝇,红蜘蛛等害虫,2-4天见效,增产幅度为17.5%-45.5%左右。使菜果提早上市15天左右,并能延长采收期30天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