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是著名的山珍,传统的保健食品,被称为“素中之荤”。黑木耳栽培起源于我国公元6世纪的秦巴山区,至今有1400多年历史,是人工栽培的第一个食用菌品种。传统的栽培方法是砍伐木段栽培。从上个世纪80年代,全禾菌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著名“食用菌大王”刘永昶历经十几年刻苦攻关发明了塑料袋地栽黑木耳技术。以木屑、秸秆为原料,结束了我国靠木材栽培黑木耳的历史;可在大地、林地、果园中种植。每亩摆放万袋,周期3个月左右,是木段的1/10,效益1.5万元/亩,是木段栽培的7.9倍,在国家科委支持下迅速推广到全国各地,政府建立绿色产业基地,可实施“液体菌种地栽黑木耳千户万元致富工程”。
1、原料广:木屑、玉米芯都行;
2、设施少:不需大棚,大地、林地、果园随遇而安;
3、成本低:每袋仅1元左右;
4、周期短:周期2月,一年能春秋2季;
5、好管理:机动喷水,不用天天采菇卖菇;
6、无病害:全光育耳,基本没有病虫害发生;
7、易储运:晾晒、储藏、运输销售容易,不需腌渍;
8、效益高:每亩一年2季3万袋,效益4.5万元;
9、无农残:病害少,不用药,无农残;
10、市场好:著名山珍,保健佳品,中国特产,价格稳定。
每亩地投资6000元,每年2季栽培2万袋纯收3万元左右。供液体菌种菌包机械化生产线,联建标准化有机黑木耳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