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产品原理:
超声波工业加湿设备采用电子超频震荡(震荡频率为1.7MHz,超过人的听觉范围,对人体及动物绝无伤害),通过雾化片的高频谐振,将水抛离水面而产生自然飘逸的水雾,不需加热或化学剂而产生1-10μ水颗粒漂浮于空气中,达到空气湿润效果。同时适合的相对湿度对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废品率、防静电、消除粉尘、净化空气和改善环境均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二、 产品特点:
1、至力超声波工业加湿设备,内部采用集成式超音波机芯,无机械驱动、宁静无噪音、雾化效率高、产生一定浓度负离子,故障率低、维护简单,整机所输出的雾粒直径只有1-10μ。超声波工业加湿设备,箱体采用不锈钢箱体,验生活采用喷塑处理,外形美观、实用,并且配有标准补水口、放水开关及溢水口,其中给水口自动补水,自动控制水位。
2、加湿效率高(接近100%),加湿强度大,产生的雾粒小而均匀,单位时间内可迅速达到要求的相对湿度,节约水源;
3、单位加湿量的能耗指标低,超声波加湿的耗能量只有0.1 kW/(kg.h),仅相当于其它加湿方式的1/10~1/15,日运行费用低;
4、体积小,可根据现场条件单独自成系统,既适合新建厂房的配套安装,又可在不破坏原有设备的基础上,对旧厂房进行改造升级;
5、加湿均匀,可迅速及大面积地解决工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例如纺织生产中的飞花、断头、静电、毛糙不平和纤维脆弱等问题;
6、雾化组件采用集成式雾化机芯,全密封式结构设计达到了防水的目的,并且使雾化片更换、维护可在现场立即解决,完全杜绝了早期超声波加湿系统易损坏、寿命短和维修繁琐等问题;
7、集成雾化机芯自带过水保护装置,可有效地保证雾化机芯在水位过低时自动停止工作,无需另配设备,节约了成本;
8、控制方式灵活、方便,有三种控制方式可供选择:开关控制、时间控制和湿度自动控制。在选取时可根据现场环境和人员安排进行灵活的选择、搭配;
9、湿度自动控制的加湿机配备进口湿度传感器,灵敏度高、反应迅速,可完全实现无人员现场操作;
10、设备同时具有固定支架式和可移动式两种安装方式,并可通过管道连接安装在远离加湿场所的区域,既方便了设备安装,又提高了空间的使用效率;
11、设备通过国家电器安全使用检测,配备高性能自动上水电磁阀、溢水口和泄水口,使用简便、安全可靠;
12、设备整体设计经过反复试验及多年实际检测,结构紧凑,搭配合理,无大功率电机,不是由纯粹的机械能驱动加湿,所以工作时无噪音,对液体的雾化效果高。
13、ZL-JS-A系列超声波工业加湿设备采用数字湿度控制器自动循环控制,自动循环控制周期,由10%到99%湿度,任意设置湿度自动控制,设定好后可连续工作,无需人员职守等。
机房防止静电产生的方法
机房防止静电产生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固相法静电的发生不仅与材料的表面有关,而且与厚度也有关系,即体积效应。机房内在静电发生的阶段来考虑防止措施是不可能的。因此,在机房内对地板、工作台、椅子套、工作服等,用导电率低的材料,使发生的电荷迅速扩散掉,这就是固相法。固相法包括使用导电性塑料和金属、石墨包括金属板、金属电刷、石墨纤维电刷等方法。
二、液相法使用药剂,利用空气中的离子,使静电中和掉,这就是液相法。液相法包括表面活性剂法和硅氧烷接合剂法。表面活性剂法有:阴离子系、阳离子系和非离子系三种。
三、气相法由离子发生器送入发生的离子,这叫气相法。气相法包括空调法(调节温湿度)和离子吹入法。
使机房内相对湿度保持在最佳值,也是气相法消除静电的一种方法。由此看来,在计算机机房内安装空气湿度调节器或说恒温恒湿装置,并24h连续运行,使机房内相对湿度保持在最佳范围,对消除静电是必要的。
![](http://img3.makepolo.cn/img3/402/028/100005894028_13655745765116.jpg)
![](http://img3.makepolo.cn/img3/402/028/100005894028_13655745795620.jpg)
![](http://img3.makepolo.cn/img3/402/028/100005894028_13655745836560.jpg)
![](http://i04.c.aliimg.com/img/ibank/2012/852/684/512486258_1070938609.jpg )
![](http://i00.c.aliimg.com/img/ibank/2012/752/684/512486257_1070938609.jpg )
![](http://i02.c.aliimg.com/img/ibank/2012/092/815/536518290_1070938609.jpg )
![](http://i04.c.aliimg.com/img/ibank/2012/234/515/536515432_1070938609.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