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业内人士对地下工程变形缝渗漏治理的探讨较多,介绍的材料和方案也很多,众说纷纭.但治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治好的少,治不好的多;一次根治的少,屡治屡漏的多,这已经成了地下工程渗漏治理的一大难题。
众所周知,变形缝的渗漏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水沿着止水带的周边渗出:二是水沿着止水带周边混凝土的孔隙渗出(在此假设止水带的质量和安装没有问题)。引起上述两种现象的根本原因都是止水带周边混凝土的振捣不密实。本文仅就地下工程变形缝渗漏问题的治理谈点一家之见。
笔者拜读过许多关于地下工程变形缝治理的文章,其中介绍的治理方法包括化学注浆、密封胶嵌堵、粘贴几层高延伸率的防水卷材、涂刷几遍高延伸率的防水涂料或聚合物类防水砂浆抹面等.其理念是多道设防,但实际起作用的又有几道?
例如化学注浆,关键是注什么样的浆液?注浆压力应确定多少为宜?以水溶性聚氨酯浆液为例,其一般膨胀率是2~3倍, 但前提必须是遇水才能反应和膨胀,水既是其稀释剂,又是其固化剂。水溶性聚氨酯只有在水中才能完成分散、乳化、膨胀的过程,最终形成弹性体,所谓的弹性浆 液如果没有水参加反应、不充分膨胀,是不能称其为弹性浆液的。如果变形缝的容积全被浆液所充满,那么诱发浆液膨胀的水能进入缝隙的就很有限,不能满足浆液 膨胀的要求。据资料介绍,膨胀率在200%~300%之间的水溶性聚氨酯,它的包水倍数在20倍左右。当然,因为变形缝漏水才注浆,水会不断的渗入,但究竟能渗入多少?
乐山隧道堵漏公司%南充隧道堵漏公司%眉山隧道堵漏公司(
)曾为某单位的地下室变形缝做过注浆处理,据单位负责人介绍,以前曾有多家堵漏队伍做过注浆处理,基本是注了浆就好,来年又漏。我们将原来的水溶性聚氨酯
的胶凝体从变形缝中取出,它已经是个条状的固结体,外表已经膨胀,内部却没有膨胀。这种现象可以这样理解:该变形缝由于受季节雨水的影响较大,当灌入缝内
的水溶性聚氨酯遇水时表面开始膨胀.这种表面的膨胀就足以遏止住水的侵人.因此大部分浆液没有膨胀就固结了:在枯水季节,在长期失水的情况下,浆液外表的
膨胀体开始收缩,到来年雨季。当水再次侵入该变形缝时.已收缩和固结的浆液二次膨胀已微乎其微.因此又会出现渗漏。
笔 者认为.水溶性聚氨酯堵漏剂的堵水机理是膨胀止水,不膨胀就不能止水。就它的弹性而言.是膨胀了才富有弹性,不膨胀的胶凝体没有弹性,不能适应变形缝的变 形要求。因此,当渗漏的变形缝需用水溶性聚氨酯治理时,关键的问题是必须保证灌入缝内的聚氨酯充分膨胀,并对其膨胀体进行高压挤密。这种被充分挤密的膨胀 体,一旦遇到变形缝变形时,可以有足够的弹性来适应变形缝的变形要求,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渗漏问题。
化学灌浆是砼缺陷处理的一项非常有效的施工方法。本文所述的化学灌浆方法,能够针对不同的裂缝类型,使用各自不同的处理工艺,不仅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劳动强度,更能够保证对缺陷的处理质量,缩短施工工期,降低处理的成本,从而获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堵漏的重要性:地下工程主要包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地下室以及地下车库,地下隧洞、地下隧道等。在地下工程中,由于设计不周、构造处理不当、选材不良、施工质
量不好、地基下沉以及人为或自然灾害等引起工程附近水文地质的改变等因素,导致正在施工或已竣工的工程,发生渗漏水的现象,是比较常见的。若不进行及时治
理,必将影响工程进度、使用功能、甚至会影响到工程的结构的安全。
1、确定修补方案 堵漏前必须进行现场调查,摸清混凝土施工质量,分析渗漏水的原因,查清裂缝发生的部位及裂缝的宽度、长度、深度和贯穿情况,并了解雨季和旱季的漏水情况,测量漏水的流量与流速等,通过充分调查,正确拟定修补方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2、材料性能特点
DH-814Ⅱ型聚氨酯快速堵漏胶是遇水即反应,由于水参与了反应,浆液不会被水稀释冲走,这是其他灌浆材料所不具备的优点;浆液在压力作用下,灌入混凝
土裂缝,同时向裂缝周围渗透,当遇水时又发生反应,发泡膨胀,形成二次渗透,继续渗入混凝土缝隙,最终形成网状结构,成为密度小、含水的弹性体,有良好的
适应变形能力,止水性好。
3、灌浆孔的设计和布孔 灌浆孔的布孔有骑缝和斜孔两种形式,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加以选择,必要时两者并用。
(1) 灌浆孔的设计:灌浆孔的位置,应使孔和漏水裂缝孔隙相交,并选在漏水量最大处。
(2) 布孔原则:注浆孔眼的位置和数量,需根据不同漏水情况进行合理安排,以导出漏水为目的,在集中漏水处布孔,裂缝大,水流量大,则孔距大,缝小则孔距小。
4、打孔可视施工条件采用手工和机械方法,一般是手工打孔和机械打孔并用。
5、检查灌浆设备和管路运转情况,检查固结浆嘴的强度,疏通裂缝,进一步选好灌浆参数〈如凝胶时间、灌浆压力和配浆量等〉。
6、灌浆 灌浆是整个化学灌浆的中心环节,须待一切准备工作完成后进行。灌浆前必须有组织地进行分工,固定岗位,尤其需要有专职熟练的人员进行操作。
(1) 灌浆前对整个系统进行全面的检查,在灌浆机具运转正常,管路畅通的情况下,方可灌浆。
(2) 对于垂直缝一般自下而上灌浆,水平裂缝由一端向另一端或从两头向中间灌浆;对集中漏水应先对漏水量最大的孔洞进行灌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