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弘微波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开发生产微波干燥杀菌设备的高新技术企业,现已为国内多家昆虫养殖公司制作提供了科弘牌微波黄粉虫烘干设备,且使用效率较高,产品性能较强,烘干速度快,省时节能! 科弘公司欢迎广大朋友来我公司进行考察恰谈!·微波促进食品工业的发展
更新时间:2008-7-15 来源:"> 点击数:3776 微波技术的应用为工业加热提供了一种新的加热方式,这种加热的方式在工业、农业、化工、医疗等方面都得到广泛应用。一是利用其热效应,主要用于食品、药材、农副土特产品、木材、纸板、化工工业产品等加热干燥。二是利用其生物效应,对食品、药材、农副土产品等的低温杀菌、防霉保鲜,白酒的催陈、醇化,中止发酵,育种等。微波加热作为当今高新技术,早已从实验室走向生产实用从阶段,前景十分广阔。1. 微波加热干燥、杀菌机理
波是频率从300MHz~300GMHz的电磁波,其方向和大小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微波与物料直接作用,将超高频电磁波转化为热能的过程即为微波加热过程。水是强烈吸收微波的物质,物料中的水分子是极性分子,在微波作用下,其极性取向随着外电磁场的变化而变化,915MHz的微波可使水分子每秒运动18.3亿次,致使分子急剧磨擦、碰撞,使物料产生热化和膨化等一系列过程而达到微波加热目的。 图1 干燥、含水率、温度特性图2 微波干燥/温度变化 图2的区间A对应于材料的升温期限,区间B对应于等速干燥期,区间C对应于减速干燥期。
微波杀菌是微波的热效应和生物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微波对细菌的热效应是使蛋白质变性,使细菌失去营养、繁殖和生存的条件而死亡;生物效应是微波电场改变细胞膜断面的电位分布,影响细胞周围电子和离子浓度,从而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能,细菌因此营养不良,不能正常新陈代谢,细菌结构功能紊乱,生长发育受到抑制而死亡。此外,决定细菌正常生长和稳定遗传繁殖的核酸(RNA)和脱氧核糖酸(DNA),是由若干氢键紧密连接而成的卷曲形大分子。足够强的微波场可以导致氢键松驰、断裂和重组,从而诱发遗传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甚至断裂。微波灭菌正是利用了电磁场的热效应和生物效应对生物的破坏作用,因此,微波杀菌温度低于常规方法,仅要70~105℃,时间约90~180s。
从图3可见,微波杀菌要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迅速升温,达到预定杀菌温度,此段宜用较强的均匀能量密度;第二阶段是保温过程,使杀菌物料的温度处于均衡的过程,第三阶段是自然或强制冷却过程。2. 微波加热干燥、杀菌特点
2.1 加热迅速、均匀
不需热传导过程,它能在瞬间穿透到被加热物料中,穿透深度可达几厘米,甚至十几厘米,甚至十几厘米,数秒到数分钟就能把微波转换为热能。微波具有选择加热,将使加热更均匀。
2.2 节能高效
由于含有水份的物质极易吸收微波而发热,因此,除少量的传输损耗外几乎无其它损耗。微波加热与远红外加热相比,节约能量1/3~1/2。图32.3 防霉杀菌保鲜
微波加热具有热力效应和生物效应,因此,能在较低温度下杀霉菌和细菌;能最大限度地保存物料的活性和食品中的维生素、色泽和营养成份。
2.4 工艺先进,可连续生产
只要控制微波功率即可实现加热或终止。它有完善的传送系统,可确保连续化生产,节省劳力。
2.5 安全无害
由于微波能是控制在金属制成的加热室内和波管中工作,所以微波泄漏被有效地抑制。没有放射线危害及有害气体排放,不产生余热,既不污染食物,也不污染环境。
2.6 设备占地小、改善劳动条件3. 微波能促进食品工业发展
从二十世纪40年代美国雷声公司制造第一台微波炉,到五六十年代,伴随着大功率磁控管的研制成功,美国微软公司英等国隧道式、曲折波导等多种加热器的问世,国外在微波能的应用上掀起起了一场新的“能源革命行动”。如用微波与热空气或饱和蒸汽相结合应用于鱼、肉、禽类的“回温”解冻,食品干燥、膨化和肉类预烹调等的报道。美国微波干燥公司研制的915MHz、60KW的通心面干燥机每小时加工通心面4000磅,而细菌含量仅为原来的1/15,该机比传统热风干燥节能25%。日本利用915MHz、25KW和2450MHz、10KW微波设备干燥中式快速成面,还可对苗片、洋葱片加工。产品的色泽、口味、口感都比传统的方法好。据有关统计,1976年日本东芝公司用于糕点、米面等食品杀菌的微波功率占工业微波总容量的34%。
法国利用隧道式微波真空干燥机生产速溶桔粉,产品不仅保持了桔汁原有的颜色和风味,而且保留的维生素C是喷雾干燥不可能达到的。日本成功地用微波干燥蛋黄粉。瑞典用2450MHz、80KW的微波面包杀菌防霉机,用于每小时加工4400磅面包片的生产线上。经微波处理后,面包片的温度由20℃上升到80℃,时间仅需1~2min,处理后的面包片的保存期由原来的3~4d延长到30~60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