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培与工厂化育苗技术近年来在农、林、园林和花卉产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规模化、产业化生产已形成了一大趋势,除传统已形成规模化生产的品种如桉树、香蕉、甘蔗,大花惠兰、蝴蝶兰,文心兰外,近年来在其它品种组培苗产业化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形成了几大产业热点,如脱毒马铃薯微型种薯、兰莓、樱桃和苹果矮化砧木等果树组培苗,铁皮石槲和金线莲等中草药组培苗,非州菊、百合、红掌等花卉组培苗,取到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从目前生产中使用的组培车间的设计来看,现有商业化组培车间在规划设计方面存在的很多问题,大部分商业化组培车间的设计未从企业运作的角度设计,设计人员没有组培苗规模化生产的实际管理经验,未充分考虑到技术流程的需要和组培车间管理的需要,科研型的组培室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导致组培车间仪器设备配置不合理,空间利用率较低,管理难度较大。
根据我们组培苗规模化生产管理的经验,我们对商业化组培车间的设计提出我们的一些建议。
一、商业化组培室的主要组成部分:按照功能划分,商业化组培室主要由以下功能区组成:
1、洗涤间:完成玻璃器皿等仪器的清洗、干燥和贮存。
2、配制间:完成培养基制备、分装和封口。
3、灭菌间:完成培养基高压灭菌和培养基的储存
4、操作间:完成植物材料的分离接种及培养物转移,是对无菌条件要求最高的一个功能区。
5、培养间:所接种的材料进行培养生长的场所
6、储藏间:储存生产所需要的试剂、耗材等生产资料的场所。
二、现有商业化组培车间在规划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1、组培车间一般都是独立设计,未和企业的总体规划融合起来,不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造成组培车间与温室和苗圃的生产脱节。
2、组培车间在设计过程中没有充分考察当地的气候条件,主要包括湿度、风向和环境污染程度。
3、组培室设计很少是依据特定的品种进行设计,没有根据该品种的技术流程和技术参数进行测算,造成各功能区的面积配置不科学,仪器设备配置不合理,造成部分设备闲置或不足,不能充分利用所有的设备;
4、各功能区的布局和通道不符合生产技术流程的需要,交道和污道没有分开,没考虑到人流动的合理性,增加了污染的机会,降低了工作效率;
5、固定资产投入过大,主要体现为了企业的形象,在装修组培车间方面超过生产的实际需要,特别是净化工程的选择上过于草率,投入过大,造成单株苗木生产成本过高。










臭氧基础知识
臭氧简介
(1)臭氧又名三原子氧,俗称“福氧、超氧、活氧”,分子式是O3,臭氧在常温常压下,呈淡蓝色的气体,伴有一种自然清新味道,臭氧的稳定性极差,在常温下可自行分解为氧气,因此臭氧不能贮存,一般现场生产,立即使用。臭氧是目前已知的一种广谱、高效、快速、安全、无二次污染的杀菌气体,可杀灭细菌芽胞、病毒、真菌等,并可破坏肉杆菌毒素。可杀灭附在水果、蔬菜、冰岛青霉素菌、黑色变种芽胞、自然菌、淋球菌等、也可杀死甲、乙肝等传染病毒,还可以去除果蔬残留农药及洗涤用品残留物的毒素。其杀菌的机理是作用于细菌的细胞膜使细胞膜构成受到损坏,导致新陈代谢的障碍抑制其生长,直至死亡;其杀灭病毒的机理是通过直接破坏其核糖核酸或脱氧核糖核酸来完成。其降解农药的机理是通过直接破坏其化学键来实现。
(2)臭氧能杀死病毒细菌,而健康细胞具有强大的平衡系统,因而臭氧对健康细胞无害。
臭氧的物理性质
臭氧有特殊的刺激性臭味(在浓度很低时呈现新鲜气味),在常温常压下呈淡蓝色的气体,是氧气的同素异形体,由三个氧原子组成,化学式为O3,分子量是48,比空气重。液体为暗蓝色,固体接近黑色。臭氧能吸收一定波长的红外线、可见光和紫外线。
臭氧的相对密度为1.658(空气=1),气体经冷压处理可呈液体,其密度为1.71(水=1),沸点为-112.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氧气高,但因臭氧在空气中的分压很小,所以在常态下,臭氧的溶解度仅为每升数毫克。
臭氧的化学性质
臭氧稳定性极差,在常温下可自行分解为氧气,1%浓度以下臭氧在空气(常温常压)中的半衰期为半个小时左右,随温度的升高,分解速度加快。当温度达到270℃高温时可立即转为氧气。1%水溶液在常温下的半衰期为20分钟左右。所以臭氧不易贮存,需现场制作,立即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