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旋风除尘器工作原理
多管旋风除尘器是一种高效的除尘器,除尘效率可达95%以上,除尘器本体阻力低于900Pa,用现有的锅炉引风机就能保证锅炉正常运行。本除尘器负荷适应性好,在70%负荷时,除尘效率在94%以上。XD—Ⅱ型多管旋风除尘器内的旋风子是采用铸铁或陶瓷制造的,厚度大于6mm,因此有良好的耐磨性能。它是工业锅炉烟气除尘和其他粉尘治理的理想设备。
旋风除尘器是XLT型旋风除尘器的一种改进型。其结构特点是具有向下倾斜的螺旋切线型气体进口,顶板为螺旋型的导向板。导向板的角度越大,压力损失越小,但除尘效率降低。一般情况下,导向板角度采用其8度-20度,CLT/A型旋风除尘器采用15度。由于气体从切向进入,又有导向板的作用,可消除进入气体向上流动而形成的小旋涡气流,减少动能消耗,提高除尘效率。它的另一个特点是筒体细长的锥体较长,而且锥体的锥角较小,能提高除尘效率,但压力损失也较高。
二、旋风除尘器技术规格
CLT/A型旋风除尘器以筒体直径为基准,有Φ300-Φ800mm共11种规格,每隔50mm为一级。按筒体个数分类有单筒、双筒、三筒、四筒和六筒5种组合。每种组合有两种排气型式,一种为水平(旁侧)排气(X型),一般用于负压操作;一种为上部(正中)排气(Y型),用于正压或负压操作。X型的双筒组合者,有正中进排气和旁侧进排气两种组合型式;单筒和三筒只有旁侧进排气一种型式;四筒和六筒组合只有正中进排气型式。对于Y型各种组合,可采用X型中任意一种进气位置。筒体和蜗壳有右旋转和左旋转两种型式。安装时进排气可采用90度旋转的不同方向装配。排灰装置单筒组合配用圆锥式闪动阀,其他四种组合配用回转下料器。法兰垫片根据不同工作气体温度选取,在温度大于60℃时用石棉橡胶垫片,小于60℃时可用橡皮垫片。组装完毕后,应做不小于30000Pa的气压试验,以保证气密不漏风。
旋风除尘器是除尘装置的一类。除沉机理是使含尘气流作旋转运动,借助于离心力降尘粒从气流中分离并捕集于器壁,再借助重力作用使尘粒落入灰斗。旋风除尘器于1885年开始使用,已发展成为多种型式。按其流进入方式,可分为切向进入式和轴向进入式两类。在相同压力损失下,后者能处理的气体约为前者的3倍,且气流分布均匀。普通旋风除尘器由简体、锥体和进、排气管等组成。旋风除尘器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安装和维护管理,设备投资和操作费用都较低,已广泛用来从气流中分离固体和液体粒子,或从液体中分离固体粒子。在普通操作条件下,作用于粒子上的离心力是重力的5~2500倍,所以旋风除尘器的效率显著高于重力沉降室。大多用来去除0.3μm以上的粒子,并联的多管旋风除尘器装置对3μm的粒子也具有80~85%的除尘效率。选用耐高温、耐磨蚀和服饰的特种金属或陶瓷材料构造的旋风除尘器,可在温度高达1000℃,压力达500×105Pa的条件下操作。从技术、经济诸方面考虑旋风除尘器压力损失控制范围一般为500~2000Pa。
按照前面轴向速度对流通面积积分的方法,一并计算常规旋风除尘器安装了不同类型减阻杆后下降流量的变化,并将各种情况下不同断面处下降流量占除尘器总处理流量的百分比绘入,为表明上、下行流区过流量的平均值即下降流量与实际上、下地流区过流量差别的大小。可看出各模型的短路流量及下降流量沿除尘器高度的变化。与常规旋风除尘器相比,安装全长减阻杆1#和4#后使短路流量增加但安装非全长减阻杆H1和H2后使短路流量减少。安装1#和4#后下降流量沿流程的变化规律与常规旋风除尘器基本相同,呈线性分布,三条线近科平行下降。但安装H1和H2后,分布呈折线而不是直线,其拐点恰是减阻杆从下向上插入所伸到的断面位置。由此还可以看到,非全长减阻杆使得其伸至断面以上各断面的下降流量增加,下降流量比常规除尘器还大,但接触减阻杆后,下降流量减少很快,至锥体底部达到或低于常规除尘器的量值。 短路流量的减少可提高除尘效率,增大断面的下降流量,又能使含尘空气在除尘器内的停留时间增长,为粉尘创造了更多的分离机会。因此,非全长减阻杆虽然减阻效果不如全长减阻杆,但更有利于提高旋风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常规旋风除尘器排气芯管入口断面附近存在高达24%的短路流量,这将严重影响整体除尘效果。如何减少这部分短路流量,将是提高效率的一个研究方向。非全长减阻杆减阻效果虽然不如全长减阻杆好,但由于其减小了常规旋风除尘器的短路流量及使断面下降流量增加、使旋风除尘器的除尘效率提高,将更具实际意义。
(广州市绿森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提供技术- )
三、旋风除尘器的特点:
旋风除尘器是利用旋转气流所产生的离心力将尘粒从合尘气流中分离出来的除尘装置。它具有结构简单,体积较小,不需特殊的附属设备,造价较低.阻力中等,器内无运动部件,操作维修方便等优点。旋风除尘器一般用于捕集5-15微米以上的颗粒.除尘效率可达80%以上,近年来经改进后的特制旋风除尘器.其除尘效率可达95%以上。旋风除尘器的缺点是捕集微粒小于5微米的效率不高.
旋转气流的绝大部分沿器壁自圆简体,呈螺旋状由上向下向圆锥体底部
运动,形成下降的外旋含尘气流,在强烈旋转过程中所产生的离心力将密度远远大于气体的尘粒甩向器壁,尘粒一旦与器壁接触,便失去惯性力而靠入口速度的动量和自身的重力沿壁面下落进入集灰斗。旋转下降的气流在到达圆锥体底部后.沿除尘器的轴心部位转而向上.形成上升的内旋气流,并由除尘器的排气管排出。
自进气口流人的另一小部分气流,则向旋风除尘器顶盖处流动,然后沿排气管外侧向下流动,当达到排气管下端时,即反转向上随上升的中心气流一同从诽气管排出,分散在其中的尘粒也随同被带走。
联系方式:曹小姐 13763369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