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蓟马属缨翅(Thysanoptera),种类较多,全世界约有6000种。
•为害大多数作物,芒果、石榴、茄科类作物、瓜类、豆类、花卉等大多数作物。
•由于虫体小,每年发生代数多,繁殖能力强,行孤雌生殖,较难见到雄虫。为害隐蔽,药剂防治十分困难,是重要害虫之一。
在自然界中,有些昆虫对特定波长的颜色有强烈的趋性,比如蚜虫和粉虱就特别喜欢飞向黄色的物体,蓟马喜欢蓝色。黄(蓝)板色板诱虫技术就是利用害虫成虫对色光趋性,引诱害虫扑向带有粘胶的色板上,将害虫粘在黄(蓝)上,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物理防治方法。
色板诱杀具有操作简单,在田间虫口刚发生时开始使用,能更有效控制虫口密度,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诱杀对象:可诱集同翅目的粉虱(烟粉虱、白粉虱)、蚜虫、叶蝉、飞虱等,双翅目的斑潜蝇、各种实蝇、果蝇、寄生蝇、各种瘿蚊、摇蚊等,半翅目的各种蝽类,鞘翅目的各种小型甲虫(黄曲跳甲),膜翅目的各种蜂类,鳞翅目的各种小型蛾类(小菜蛾)、蝶类(菜粉蝶)等7个目几十种小型害虫的成虫。蓝板专门诱杀缨翅目蓟马等虫害。
适用范围:广泛用于温室、塑料大棚、露地菜园、果园、茶园、花圃苗房、烟草等多种经济作物。用于防治时,于虫害发生初期悬挂,用于测报应在作物栽种出苗后开始使用。
小常识:决定色板效果的常见参数
1、材质。目前市面上主要有PVC(聚氯乙烯)和PP(聚丙烯)两种材质,极少数有纸制的。相对应PVC材料,PP材质属于环保材料,质感好,较硬不易卷曲,无毒无味,耐热性能均优于PVC材料。
2、光谱颜色(色板色彩):针对不同的害虫种群,特定的光谱能够诱杀更多害虫,同时对天敌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3、胶水质量:不流胶、耐雨水、抗紫外线的胶水是最好的。
4、悬挂高度:诱虫板底端距离作物表面10-15cm最佳。
5、更换频率:诱虫板粘满虫时需要及时更换。
6、安装密度:一般亩用色板不能低于15张,使用时掌握“外围密、中间疏”原则,以免周边的害虫诱杀过来造成危害。


信息素是生物体之间起化学通讯作用的化合物的统称,是昆虫交流的化学分子语言。包括:利它素、利己素、协同素、集合信息素、追踪信息素、告警信息素、疏散信息素、性信息素。在自然界中,害虫雌成虫在性成熟后,会释放一种叫性信息素的化合物,它释放至空气中后随气流扩散,刺激雄虫触角中的化学感觉器官,引起雄性个体性冲动及引诱雄虫向释放源定向飞行,并与释放雌成虫交配以繁衍后代。因此,昆虫性诱剂产品是仿生高科技产品,通过诱芯释放人工合成的性信息素化合物,并缓释至田间,引诱雄蛾至诱捕器(固定诱芯--信息素,用来引诱和捕杀昆虫的器具),并用物理法杀死雄蛾,从而,破坏其交配,最终达到防治的目的。
昆虫性信息素主要用于虫情测报、诱捕法和迷向法三种。
◎虫情测报:在田间设置3—6个性信息素诱捕器,逐日调查诱蛾量,根据逐日蛾量变化情况确定成虫羽化高峰,从而作出虫情预测,用以指导大田防治工作。具体可应用于害虫的发生期预测、发生量预测以及分布区域调查等。
目前,国外有百余种昆虫性信息素已商品化生产,国内已人工合成的也有数十种,其中应用较多的有10多种,如斜纹夜蛾、小菜蛾、甜菜夜蛾、豆荚螟、大豆食心虫、桔小实蝇等。由于昆虫性信息素具有灵敏度高、种特异性强、使用方便和成本低廉等优点,所以被广泛应用于害虫的预测预报。
◎诱捕法:田间设置一定量的诱捕器,在诱捕器中防治含性诱剂的诱芯,用以大量诱杀成虫,降低成虫的自然交配率,从而达到减少次代幼虫的虫口密度、保护农作物免受危害的目的。
◎迷向法:迷向法是在一定范围内大量释放性信息素,使雄成虫的触角一直处于高浓度的性信息素包围之中,或大量释放性信息素的同系物、抑制剂,用以干扰雌雄成虫间正常的化学通讯,使之无法定向找到雌虫交尾而达到控制其交配繁殖的目的。直接进行害虫的防治;性信息素也可用于害虫的预测预报,以指导大田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