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膜的厚度决定阻值的大小,通常用控制膜的厚度和刻槽来控制电阻器。
碳膜电阻器是用有机粘合剂将碳墨、石墨和填充料配成悬浮液涂覆于绝缘基体上,经加热聚合而成。气态碳氢化合物在高温和真空中分解,碳沉积在瓷棒或者瓷管上,形成一层结晶碳膜。改变碳膜厚度和用刻槽的方法变更碳膜的长度,可以得到不同的阻值。碳膜电阻成本较低,电性能和稳定性较差,一般不适于作通用电阻器。但由于它容易制成高阻值的膜,所以主要用作高阻高压电阻器。其用途同高压电阻器。
碳膜电阻器误差率一般分为三个等级:I级的误差率为5%,II二级的误差率为10%,III级的误差率为20%
碳膜电阻器常用符号RT作标志,R代表电阻器,T代表材料是碳膜,例如,一只电子枪外壳上标有RT47kI的字样,就表示这是一只阻值为47kΩ,允许偏差为±5%的碳膜电阻器。
碳膜电阻的额定功率不再电阻的外壳上标出,而以电子枪的长度和直径的大小来区别,长度大、直径大的电阻器功率大。碳膜电阻器有轴向引线、领带式引线以及不接引线等方式。
电阻(Resistance,通常用“R”表示),在物理学中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导体的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电阻将会导致电子流通量的变化,电阻越小,电子流通量越大,反之亦然
电阻元件的电阻值大小一般与温度,材料,长度,还有横截面积有关,衡量电阻受温度影响大小的物理量是温度系数,其定义为温度每升高1℃时电阻值发生变化的百分数。
电阻的主要物理特征是变电能为热能,也可说它是一个耗能元件,电流经过它就产生内能。电阻在电路中通常起分压、分流的作用。对信号来说,交流与直流信号都可以通过电阻。
计算公式
串联: R=R1+R2+...+Rn
并联:1/R=1/R1+1/R2+...+1/Rn 两个电阻并联式也可表示为 R=R1·R2/(R1+R2)
定义式:R=U/I
决定式:R=ρL/S(ρ表示电阻的电阻率,是由其本身性质决定,L表示电阻的长度,S表示电阻的横截面积)
单位表示
导体的电阻通常用字母R表示,电阻的单位是欧姆(ohm),简称欧,符号是Ω(希腊字母,读作Omega),1Ω=1V/A。比较大的单位有千欧(kΩ)、兆欧(MΩ)(兆=百万,即100万)。
KΩ(千欧), MΩ(兆欧),他们的换算关系是:两个电阻并联式也可表示为
1TΩ=1000GΩ;1GΩ=1000MΩ;1MΩ=1000KΩ;1KΩ=1000Ω(也就是一千进率)
碳膜电阻器的阻值范围为1Ω~10MΩ。额定功率有0.125W、0.25W、0.5W、1W、2W、5W、10W等。
金属膜电阻是是用镍铬或类似的合金真空电镀技术,着膜于白瓷棒表面,经过切割调试阻值,以达到最终要求的精密阻值。金属膜电阻器提供广泛的阻值范围,有着精密阻值,公差范围小的特性。亦可应用于金属膜保险丝电阻器。 而碳膜电阻是目前电子、电器、资讯产品使用量最大,价格最便宜,品质稳定性信赖度高。其是从高温真空中分离出有机化合物之碳,紧密附着于瓷棒表面之碳膜体,而加以适当之接头后切割调适而成,并在其表面涂上环氧树脂密封以保护。 碳膜电阻从外观上,金属膜的为五个环(1%),碳膜的为四环(5%)。金属膜的为蓝色,碳膜的为土黄色或是其他的颜色。(微型电阻过去的国标是按颜色区别,金属膜电阻用红色,碳膜电阻用绿色。)但由于工艺的提高和假金膜的出现,这两种方法并不是很好,很多时候区分不开这两种电阻。
比较好的方法是下面两种:
1.用刀片刮开保护漆,露出的膜的颜色为黑色为碳膜电阻;膜的颜色为亮白的则为金属膜电阻。
2.由于金属膜电阻的温度系数比碳膜电阻小得多,所以可以用万用表测电阻的阻值,然后用烧热的电铬铁靠近电阻,如果阻值变化很大,则为碳膜电阻,反之则为金属膜电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