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一次性动物,家畜,猪,牛,马使用人工受精泡沫头,海绵头,泡棉头

猪人工授精介绍:
猪人工授精是将人工授精应用于猪的一种技术手段。目前,猪的人工授精在世界各地已经得到了广泛使用。
目前,世界上每年大约有2500万头次猪进行人工授精[1]。其中,超过99%的人工授精使用的是储存在15℃~20℃下,最多保存3天的液态冷藏精液。
历史中国的猪人工授精技术始于20世纪50年代。20世纪60-70年代,中国开始普及猪人工授精,当时主要使用多次输精管和自制稀释液。20世纪80年代,一些企业开始引入工业化生产的稀释粉和一次性输精管。1998年9月,
输精过程
猪的输精多数使用一次性输精管。多次输精管也有使用,并在使用后煮沸消毒,并彻底干燥。
输精在母猪排卵期进行,输精次数通常为2~3次,每次超过25亿精子。将80~100 mL的精液输入到子宫颈内。输精的具体时间与查情频率有关,但并没有比较一致的看法。
人工授精与疾病传播Morris于1997至1998年在荷兰进行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猪精液有潜在传播疾病的可能[19]。
可存在于公猪精液中的病原体包括布鲁氏杆菌、衣原体、细螺旋体、支原体、肺结核、非洲猪瘟病毒、猪瘟病毒、口蹄疫病毒、猪水泡病病毒、日本脑炎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肠道病毒、猪细小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逆转录酶病毒、伪狂犬病毒、疱疹病毒2型和腮腺炎病毒(猪蓝眼病)等[20]。
与自然交配的比较优势- 采用人工授精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并节省人力物力。一般如果采用自然交配,25~30头生产母猪就要配置1头公猪。而人工授精体系的1头公猪则可以对应300~500头母猪。在同期发情的生产体系中,更加可以减少公猪饲养的头数。
- 用人工授精有利于进行品种改良。如果采用人工授精,优秀的公猪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使用,从而提高良种利用率。
- 人工授精可以克服公母猪之间的体型差异,不用考虑因为公母猪体况不同所造成的交配困难,如太重的公猪与小母猪交配。
- 人工授精便于疾病进行净化,减少生殖道疾病的传播。虽然部分病毒仍然可以通过精液传播,如口蹄疫、非洲猪瘟、猪水泡病、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猪蓝耳病。但人工授精可以在配种前,对精液进行检测。在引入新的品种或品系时,可以避免疾病的传播。
- 人工授精可以降低引种风险,并促进联合育种工作的开展。
- 此外,有研究认为人工授精与自然交配的产仔率和产仔数相当或更高[21]。
缺点- 采用人工授精技术需要一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如果技术不过关,可能会出现子宫炎增多、受胎率低和产仔数少等问题。
- 因为人工授精体系中1头公猪可以影响较多母猪,使得疾病传播的控制更为重要。
- 人为因素对于配种效果起了更大的影响。

